表扬就像餐后甜点
文/编译:顺利妈妈
身为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做了某件了不起的事情,或者达成了某个目标,那种欣喜的感觉油然而生。为孩子感到自豪,这是我们身为父母的天性。我们赞美并承认他们付出的努力。但是,当父母把这种认可和承认转化成表扬,希望他们下次做得更好,或者只是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才称赞他们,那么,我们就要当心这种表扬带来的麻烦。
如果我们只在孩子取得成就时才表扬他们,那么,在孩子表现平平时,也应表现出欣赏和关注。即使孩子遭遇失败,或者犯了错误,父母也要安慰他们,告诉孩子他们在我们心目中有多重要,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我们随时表现出爱和关注,而无论孩子表现如何,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才会安心,因为他们知道我们的爱是无条件的。他们不需要衡量自己的行为或者依靠取得的成绩才能赢取父母的爱。父母之爱应该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当孩子感受到这种无私的爱时,他们知道父母疼爱他们是因为自己是父母的孩子,而不是因为自己做了什么。正如哲学家吉恩•瓦尼埃所描述的一样:“爱一个人就是为他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看到他们就会感觉眼前一亮,给他们额外的关注,在他们表现平平的时候还是爱他们,这些强有力的信号将深深地滋润孩子的心田,让他们情绪和心理得到放松。
在这一点上,我要说我的母亲一直做得很好。对我取得的优异成绩,或荣获的钢琴奖项,母亲从未表现出丝毫的狂喜。她为我感到高兴,但是也让我明白并非我的成功决定她的幸福。在我表现一般时,她总是那么温和和接纳。我从未感觉到我要努力表现才能获得她的认可。我记得上小学时曾受到老师的数次表扬,一方面我感到高兴,同时也感到不安,好像我随时都可能会掉队或者暴露出不足之处。如果我不能永远这么优秀怎么办?他们还会喜欢我吗?实际上,从这一点上说,表扬也会引发人的不安。
如果我们过度注重表现还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通常,当孩子想去玩耍,探索,或者去完成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去创造的时候,他的全身都会充满能量。如果我们这时介入,赞扬他的工作,就等于把关注点从创造的过程转移到父母的评价和大人身上。而孩子的精力也会从行为中获得的喜悦转移到家长的认可和赞扬上来。因此,孩子探索的乐趣,创造的喜悦,一切会嘎然停止,转而思索父母会如何评价他们。这样以来,孩子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以及自我认知所需要的能量就会被打断,转向思量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或者对自己工作的评价,来寻求我们的赞扬和关注了。
甚至成年以后,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和丈夫曾参加过一个舞蹈培训班。我丈夫的舞步开始自然地时候,教练表扬了我们(实际上只是表扬了我丈夫),把我们当成了典范。起初学习时,我们只是觉得很好玩,兴奋于刚刚学到的舞步和技巧。但是,得到表扬以后,我开始留意老师的关注点。她路过我们身边时,我就感觉到“表演”的压力。我非常注意她的评价和认可,而不是刚才体验到的跳舞的乐趣。幸运的是,我们已经成人,有气度可以进行自嘲或者相互取笑对方,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父母的表扬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情。
父母要为孩子留出宝贵的时间,让孩子从获得父母的认可中释放出来,无拘无束地探索自己的世界。我们不一定非要凭借评价他们的作品才能强化并激发孩子的潜能,他们天生就爱冒险,爱尝试新技能,喜欢探索世界,喜欢释放激情,展示自己的天分。我们要做的只是提供他们所需的精神食粮就可以了—比如足够的爱、足够的关注、足够的亲密、满足其归属感和成就感的需要,这样,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就会放松。一旦大脑放松,孩子就会迸发出更多热情来创造,娱乐,学习和成长。身为父母,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满足了孩子的精神需求,成长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所以,当孩子向我们展示成就或创作作品时,我们可以一同欢庆,但是应把注意力放在创造过程中所付出的热情,而非结果本身。我们认识到孩子的原创力。我们赞扬和重视他们的关注点,认同孩子对自己作品的热爱,分享他们内心所感受到的喜悦。
总之,我们要意识到过度表扬产生的副作用。无论是表扬扼杀了孩子创造力,还是表扬所传递给孩子的“父母的爱是基于他们所取得的成功”的讯息,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表扬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高登•纽费尔德博士用一个精辟的比喻总结了表扬的危害:“表扬就像餐后甜点。当我们吸收了正餐的营养时,甜点是美妙的;但是,如果我们用它来取代正餐,健康就会出现问题。表扬,正如甜点一样,永远不能取代正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