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埃里克森终生发展观看儿童期自信心教育(转)

(2011-12-19 13:28:35)
标签:

埃里克森

自信心

杂谈

分类: 每周推荐-欣赏学习提高
从埃里克森的终生发展观看儿童期的自信心教育(转)





http://www.htyjw.com/jjyf_detail.asp?keyno=2890


    

      埃里克森最早提出了"终生发展"和"终生教育"的观点,他认为,整合人格的过程是由贯穿一生的八个发展阶段组成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发展任务在等待 解决,每一个阶段又都在为下一阶段作准备,以便去适应社会组织以"某种传统方式"为他准备好了的社会任务。在他的理论中,人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每一个阶 段中都存在着一种本质性的危机,如果这种危机解决得好,人就可以顺利地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这个危机没有解决好,儿童就会产生各种各样心理健康的问题,诱 发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

      一、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5岁) 

      这个阶段,对于婴儿来说,特别重要的人物是母亲。婴儿出生后,存在一种强烈的不信任倾向,但他又对社会有种种需求。因此,他遇到的第一个社会问题是与养育者——般是母亲的关系,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母亲。  

      如果母亲能够满足婴儿对食物和爱抚的基本需要,能够使婴儿有着具备一定节律和规律的生活,能让婴儿产生期望并使期望得以实现,婴儿会通过对母亲的认识,逐 渐得到这样的感觉:这个世界是可以预测的、安全的、并且充满爱意的。因此,世界是可以信任的。如果母亲表达了对婴儿的喜爱,则婴儿认为自己是被信赖的。而 这种对人和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乐观的个性品质的基础。  

      如果母亲对婴儿是拒绝的,不疼爱的,这将是婴儿挫败感的根源,并使婴儿对周围世界产生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有可能伴随其整个童年期,甚至殃及成年期的发展。  

      另外,婴儿似乎能感受母亲的情绪状态:如果母亲感到焦虑,婴儿也会感到焦虑;如果母亲心情宁静,婴儿也会感到宁静。父母对生活、对世界的不信任感似乎会传递给婴儿,所以,和谐的家庭生活也是婴儿形成信任感的重要背景。 

      二、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1.5-3岁) 

      在第一个阶段,婴儿只是被动做出反应,而不能主动采取行动。但在第二个阶段,大部分婴儿已经学会走路,并且能够利用掌握的语言与他人交流。在这时候,婴儿 试图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开展“自主的”行动。他们试图摆脱外部世界的约束,试图显示自己的力量。他们开始讲“我如何”、“我自己来”之类的话,渴望自己吃 饭、穿衣、走路,还试图拒绝成人的帮助。婴儿的这些想法和做法,体现了独立意识,他们试图在这些活动中,获得一种自主的感觉。  

      然而,这种自主感会遇到能力不够等实际困难,也会受到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威胁。因此,这个时候的婴儿有双重渴望:既希望父母能放手让自己做主,做一些 自己喜欢的探索活动,又想获得父母的支持、帮助和宽容。如果婴儿在不安全的时候可以安全地退回母亲的怀抱并获得安慰,他们就会更大胆的接触他人和寻求挑 战。  

      所以,婴儿遇到的第二个社会问题是如何处理与父母(增加了男性成人)的关系,能够获得成人的支持和宽容,自主地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  

      如果父母能够对婴儿的自主探索给予及时地帮助和指导,并赞赏他们的进步和成功,宽容他们的幼稚和失败,婴儿就会有一个舒展的、自主的感觉,就会建立自主感,形成基本的自主性。更加积极地自主探索、独立地做自己的事情。  

      如果父母或者总想保护他们,怕他们的自主探索会有危险,不给他们提供独立自主的机会;或者要求过高,对他们个别的失误,动辄指责甚至处罚;或者对他们生理 上的不足不依不饶(例如尿床或尿湿裤子),批评过剧,都会导致他们羞愧自卑、缩手缩脚、被动等待,怀疑自己的能力,并产生无能感。并导致自我怀疑,不知所 措,缺乏自主感和主动性。  

      另外,如果婴儿缺乏成人照料,进而可以自己决定自己要做的事情,这样的孩子,可能不缺乏主动性――因为没有人指责和约束;但其发展程度可能受到影响――因为得不到成人的关怀、指导和帮助。  

      对于18个月到3岁的孩子,一要照顾好,保障他的温饱和安全,二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鼓励他们的自主探索,父母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出平衡和选择。  

      三、主动性对内疚(3-6岁) 

      随着能力的增长,幼儿获得更多的移动自由,建立了更宽的物理环境,语言发展已经达到足够水平,从而使他们能够提出问题,并逐渐形成了“进取“的意识,试图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时,幼儿对于活动的主动性要求也越来越强。  

      如果他的主动活动得到了鼓励,他就会有一个愉悦的感觉,发展出一种自主的意识,更加强调自己的意图。他会对周围环境的进行更为积极地探究,会按自己认为有 效的方式行事,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发挥。而且,迅速发展的语言技能,也使得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探究成为可能――例如询问。由此,形成基本的主动感――行为 更加主动。  

      如果他的主动活动总是遭到指责,他会感到似乎本身就是被讨厌的,由此感到愧疚,感到自己是多余的;就会唯唯诺诺,缩手缩脚。  

      在这个阶段,对于幼儿特别重要的人物扩展到家庭所有成员,也包括承担教养的幼儿园教师。幼儿是在与所有亲密成员的交往中,在这些成员对自己的态度中,形成更为精确的自我感觉,形成主动感或内疚感。  

      在这个阶段,幼儿仍有从他人那里获得安全和帮助的需要,家庭成人成员、幼儿园教师,都有责任在保持幼儿主动性的前提下,对他进行帮助和指导。 

      四、勤奋对自卑(6-12岁) 

      特别重要的人物是家长、老师、同学和邻居。当孩子刚刚迈入小学校门时,他们几乎都是勤奋的。为了不落后于同伴,他必须勤奋学习。 但从三年级开始,孩子的 学习成绩导致了对勤奋的不同感觉:如果他的学习得到了同伴、老师和家长的认可,他就认为勤奋对于他来说是有用的。由此养成勤奋的习惯,从勤奋中寻找成功的 机会。反之,如果孩子的学习得不到同伴、家长,特别是老师的认可,有些孩子就会对勤奋产生质疑――认为勤奋对于自己是没有用的,这样,孩子就会形成自卑 感,并放弃了对勤奋的追求。  

      纵观埃里克森对儿童阶段人格形成的分析,可以看到,前三个阶段的心理--社会危机都与自信心的建立有关,可以说,儿童在整个发展阶段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其本质的属性就是自信心与自尊的建立。若是儿童在发展中获得了自信与自尊,那么他也就会获得基本的信任感、自主性、主动性和勤奋的美德,那么他的一生也会 变得完整和健康。可见,自信与自尊的获得,对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http://www.htyjw.com/admin/Editor/UploadFile/2010121213726358.bmp

http://www.htyjw.com/admin/Editor/UploadFile/2010121213738421.gif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http://www.htyjw.com/admin/Editor/UploadFile/2010121213832591.gif婴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http://www.htyjw.com/admin/Editor/UploadFile/2010121213934346.gif影响幼儿自信心的主要因素

http://www.htyjw.com/admin/Editor/UploadFile/2010121214028928.gif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