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家庭教育指导师醉
家庭教育指导师醉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434
  • 关注人气:2,6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戏”环境,快乐心情!(果果妈)

(2011-10-09 09:55:19)
标签:

好父母会游戏

亲子

糖葫芦

硬币

杂谈

分类: 《好父母会游戏》一书
游戏”环境,快乐心情!(果果妈)
  ——读《好父母会游戏》有感
文/果果妈

   因为对孩子的喜爱,我也一直希望系统地学习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曾向醉梅老师了解中华家庭教育网指导师网络学习班的情况,得到了谦和又耐心的热情答复。从此对这位像极了邻家大姐姐的育儿专家充了满了由衷的敬佩和喜爱。
    不久,听说醉梅老师出了一本新书《好父母会游戏》(以下简称《好》),并在育儿网发了部分连载内容,我便悄悄从中搜索适合2.5~4岁孩子的内容,并打印下来,学习书中的精华所在,并结合自己的育儿实践,谈谈自己的感想。
   
   第一个中心词:模仿
  醉梅老师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便于阅读与学习。有实例与分析,有游戏启示与意义,有小小窍门与举一反三。她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受结合专业的理论知识写了下来,她能深入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与心理特点,甚至连我们父母的心思都拿捏得准确到位。我趋向于了解有针对的游戏实践方法,于是开始了班门弄斧式的“模仿”旅程。
  《好》中提供了一个穿“糖葫芦”的游戏。材料很简单:塑料泡沫和牙签。于是我也如法炮制。那天,我带果在路边闲逛,果发现一大块塑料泡沫,要扛回家。我脑中立刻闪现穿“糖葫芦”的游戏,于是对果说:“果果,我们不拿这么一大块,我们只需要一块就够了,妈妈带你回家做游戏。”一听有游戏玩,果忙问是什么游戏。我故意卖关子,说到家就知道了。到了家,我叫果拿来牙签,对果说:“来,像妈妈这样,把泡沫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我先穿了果掰好的小块泡沫穿在牙签上,并向果“炫耀”:“看,我有‘糖葫芦’啦!”之后,果学着我的样子,自己掰,自己穿。起初的穿,咱们不能要求太高,能穿上去,我已乐得手舞足蹈。果穿了两根牙签,每根牙签只穿了两头各一个,看起来像举重器。果小心拿起一个,给了旁边的奶奶,请她吃“糖葫芦”,奶奶乐得合不拢嘴!

   第二个中心词:自由
  《好》中说:“认知心理学认为,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游戏环境,能让幼儿完全自由地感知、接触周围众多的事物,大大激发他们广泛而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展开想像的翅游戏。”
   一次,我和果送果爸上地铁。回来的路上,果突然问我:“地铁是怎么叫的呀?”我随口说:“呜呜——这么叫的吧?”“不对!”果立刻反驳我,“是‘嗯嗯’——这样子的。”还别说,学得真像!竟然会自己创造象声词!
    如果我当时否定他,地铁不是这样叫的,那就抑制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所幸,我是个开明的妈妈,懂得为孩子提供“自由”发挥想像的空间! 自由的环境里有自由的游戏,孩子总能用他那充满灵动色彩的隐形翅膀,扇动想像,为我们展现自由创造的画卷,我们需要的,只是保护、支持和鼓励!

    第三个中心词:灵性
    早上,果不愿刷牙。我蹲下来,神秘兮兮地对果说:“果果,你知道吗?小牙膏告诉我,我好想到果果嘴巴里跳舞。果果的牙齿为什么会这么白呢?就是因为我天天进去跳舞的呀!我还会在牙齿上唱歌,我唱歌可好听了,‘嚓嚓——嚓嚓嚓——’果果,我们一起听牙刷在牙齿上唱歌跳舞好不好?”果的眼睛开始发光,张大了嘴巴,要听“嚓嚓——”牙膏唱歌的声音。
  孩子为什么如此轻易地顺从?《好》中讲到:“幼儿都有泛灵化心理。所谓泛灵化,就是指幼儿有把生活中的事物看作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父母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泛灵化心理,把游戏材料、游戏活动演化成孩子眼里的童话世界。”
    第一次听到“泛灵化”这词很新鲜,很庆幸自己一直享受着孩子的这一心理带给我们的快乐。也让我感慨:原来,在孩子的眼里,很多事物是有生命的,有思想感情的,有灵性的!而我们的孩子更有灵性,因为他们在游戏中是如此地投入!他们与这些无生命的事物融为一体了,孩子的世界是如此的美丽!

  第四个中心词:快乐
  醉梅老师讲到了游戏原则,其中“感受快乐原则”正好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她说:“快乐是孩子的心理需求……好的游戏能延伸出许许多多快乐的触角。同时可以锻炼孩子的各种智力,还能体验丰富的情感,感受游戏本身带来的快乐。”
   晚上下班回到家,果的外婆正好说到硬币,外婆边说边挥动了一下手,果急忙叫道:“硬币在外婆的衣袋里。”我故意抖抖外婆的另一个衣袋,“咦,没有听到响声呀?”果拎起外婆的衣袖,“要这样抖哎!听到了吧?在这边!”果连忙去掏衣袋,还真掏出五枚硬币。“果果,你数数有几个呀?”我问。“不要急哎!”他右手握硬币,左手摆放硬币,边给硬币排队,边数数。数完后,竟说:“八个!看,排得整齐吧?”原来他的注意力不在数数上呀!之后,又和果用硬币玩“卖票”游戏,我负责卖票,他来买票……看到了吧,和孩子玩游戏,是一件多么简单又快乐的事儿!
    其实,《好》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为孩子创造游戏环境的方法,更是一种善待孩子、理解孩子的育儿快乐心态。当孩子不愿刷牙时,创造一个游戏,让孩子感受到刷牙的快乐;当孩子不愿穿衣服时,创造一个游戏,让孩子主动穿衣,感受穿衣的快乐;当孩子有一个奇怪的想法时,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鼓励孩子大胆发挥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力,感受创造的快乐……孩子的快乐童年就是用这些快乐的游戏串起来的!
   从与孩子玩“游戏”到接触醉梅老师的游戏世界,从直接“模仿”醉梅老师的游戏内容到对游戏的理解步步深入,感受最深的是“自由”与“快乐”二词。当然,更多的体会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言尽,无于言表的还有对醉梅老师的感激与信任,感谢她及她的好书陪伴我与孩子一同成长!


----

新书《好父母会游戏》)(练丽丹著)(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全国各大书店、当当网、卓越网有售。育儿网有部分连载。欢迎点击:

公告:《好父母,会游戏》(练丽丹… 孩子的责任心是怎样弄丢的(原创)

《好父母会游戏》读者点评

新书《好父母,会游戏》(练丽丹著… 孩子的责任心是怎样弄丢的(原创)

成长论坛对我《好父母会游戏》一书…

   读书心得:读醉梅老师《好父母会游…

《好父母会游戏》书摘一:智力游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