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家庭教育QQ群讨论:《孩子内向,见人不打招呼怎么办》(醉梅)

(2011-04-23 16:13:55)
标签:

内向

杂谈

不打招呼

醉梅

练丽丹

分类: 家长咨询-解答疑难困惑

中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QQ群案例讨论:《孩子内向,见人不打招呼怎么办》 
地点:中华家庭教育研究院研究中心QQ群
发起人:醉梅
整理:醉梅
参加人员:研究中心成员
 
 案例问题:
男孩,8月份到4岁,很内向,家长带他出去玩,他不跟别的小朋友玩,碰到熟人,叫他叫人,他不叫,胆小,在外说话都不太大声。家长来求助,希望得到指导师帮助,改变孩子
 
可能的原因分析:
1.  除了了解家庭教养环境外,还要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体弱气虚也会导致胆小怕事(闫岚)(已证实,孩子有生理方面原因,如轻度贫血)
2..从小对孩子包办,孩子一遇问题,不用说,家长就出面解决。(张文雅)
3.孩子估计是老人带的,不常带孩子出去玩,经常一个人玩,所以,他遇到别的小朋友,没什么兴趣,说明孩子的安全感没建立好。(张文雅)(已证实,孩子1~3岁是老人带孩子,三代同堂)
2.孩子进入人生第一逆反期,家长叫做的事,一般不愿意去做了。有的可能正处于逆反期,你越让他叫他越不想叫。因为三四岁也是第一反抗期,大人的指令,要求过多,他有逆反心理。(高英)
3. 主客关系未建立好。从自体、客体关系讲,这么小的孩子不可能完全建立好自、客体关系,正是需要家长帮助、引导的时候。(沈丽萍)
4.孩子不了解成人之间的关系,认为打不打招呼那是成人之间的事情。(王英霞(鲁))
5.有的孩子也要看孩子的个性特点,可能就是不太喜欢主动叫,这和性格有关。(醉梅)
6.有种孩子就是属于适应缓慢型的。进入一个陌生环境,接触陌生人,因为不熟悉,没有安全感,也会不叫。(醉梅)(已证实,孩子的小姨来他家,要1~2小时后,才可能会叫她)。
 
 
家长方面的因素:
1.家长给孩子贴标签,这个标签式的结论,对孩子不利。(沈丽萍)
2. 家长喜欢持强欺弱。现在的大人大部分都喜欢持强欺弱,动不动就要孩子怎样怎样,不达到要求就会怎样怎样。(张文雅)
3.家长如采用负面的教育方式,如批评,指责等,也会使孩子变得胆小,畏缩,从而影响到各个方面,包括人际交往。(醉梅)
 
对孩子的影响:
1.负面强化。很多家长让孩子打招呼时,孩子没有反应,家长就会说,你看这孩子,就是不愿意和人打招呼,无形中强化了孩子,孩子认为我是一个不愿意与人打招呼的孩子。(王英霞(鲁))
2.孩子也会违心。有时候孩子见到人,会以点头或是微笑来打招呼,并不代表叫人才是打招呼。(楼雪莲)
3.孩子会有样学样。榜样的无声教育力量是极大的。(高英)
 
指导师的建议:
1.重视榜样作用。不能强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孩子会发生变化,只要家长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样就可以了。(山东王英霞)
2.多带孩子出去玩。孩子缺乏必要的沟通机会,当然就会能力小一些,建议父母多带孩子跟孩子玩,让孩子在交往中获得能力,平时家长对孩子要多鼓励,给孩子更多的平等交流的机会,不要威吓孩子,在家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张海燕)
3.顺其自然。还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孩子的性格,有些人天生就少言寡语,不要按自己的意愿去强迫孩子做不到做不好的事。(闫岚)
4.处理好孩子的情绪。这个情绪处理不好,很容易固着的,固着的东西要改,恐怕比较难。所以有时候,家长需要一定的洞察力,在第一时间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有时候家长会做些类似帮凶的活。(沈丽萍)
5. 重视家长的修养。家长的朋友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很重要,如果大人是亲和力较强、和和友善良的,小孩子会乐意与大人交流的。(高英)
6. 创造多种交流形式。平时可以通过游戏、讲故事的形式多和孩子交流,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山东王英霞)
7.工作先做在人后。对人有礼貌,见人要称呼还是很有必要的,按照弟子规的训诫是应该叫人的,只是到了外面才叫孩子叫有点临时磨枪,想要孩子礼貌待人,工作要做在家里,做在人后。(闫岚)
8. 大人要主动与孩子打招呼。孩子,年幼的孩子还缺乏社会经历,大人要主动和孩子打招呼,才是教育的真理。一旦孩子看到所有的大人都在和他打招呼,他自然会学会和别人去打招呼。(崔华芳)
9. 多用正面教育法,如鼓励,欣赏,表扬,少批评,指责等。(醉梅)
10. 等待孩子成长。如果孩子在家玩得还开心,不一定要强求孩子这个时期一定要和外面的孩子玩。因为孩子的交往意识还不强。需要时间来等待。(醉梅)
11..在安全的前提下,孩子能做的事,孩子自己喜欢做的事尽量让他做。有了自信,就少了胆小,退缩,容易在今后的交往中也变得大胆,自信。(醉梅)
 
指导师观点:
1.培养好习惯要有耐心。见人打招呼,也算是个好品质,好习惯,但不是一两天能养成的,家长只要有耐心去引导孩子,习惯会成自然。(高英)
2.要孩子做什么自己先要做到。许多育儿问题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高,而对自己的要求太低。比如,家长遇到孩子的朋友时,不一定会主动打招呼,而要求孩子遇到自己的熟人时就得打招呼。比如,许多家长对面自己的平庸一生,并不觉得怎样,而一想到孩子是个很普通的孩子,就急得不行。(崔华芳)
3.家长的思维定势。比如,许多家长对面自己的平庸一生,并不觉得怎样,而一想到孩子是个很普通的孩子,就急得不行。另外,中国人还有一个思维定势。就是孩子见到大众必须打招呼。这其实是不合理的。(崔华芳)
4.. 如果家长太强制,孩子更弱势了。(高英)
5. 叫人应该是心甘情愿的。叫人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情感的沟通。人与人之间有情感,叫人是很自然的事情。我比较讨厌用大人的身份来强迫孩子叫人,我觉得这个大人根本毫无魅力,除了一个身份。(崔华芳)
 
指导者经验:
1.我带孩子的时候,每天都带孩子给不认识的人讲话。(张海燕)
2.昨天一家长询问:我儿子现在好像很内向,不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就连以前很喜欢一起玩的姐姐都不睬她们了,如果人家想要来跟他玩,他就躲,在托儿所里没有朋友,别人都有好朋友,老师说他就一个人玩,或者坐着等妈妈接他放学,一开始去托儿所哭了十多天,开始好转不哭了,现在大概有二十天吧又开始哭了。
我了解归纳原因:
1.婴儿期以隔代教养为主,老人理念落后带孩子游戏交往活动少:
2.孩子父亲内向,遗传因素加后天影响;
3.可能是剖腹产,孩子出生没经过抗争。
4.你没有系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知识,没能带领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施以现代科学教养。
我说:你再想想,原因找对了,问题就解决一半了!
家长:嗯 !可能是我们带他接触的外界太少。
我说:是的。
家长:谢谢你。(陈应俊)
 
参考资料:
不肯主动讲话怎么办(转)
孩子在某种程度上不愿意讲话是相当正常的。孩子的世界很有限,对我们来说很自然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却还是陌生的事。另外,一些社交礼节尚未在孩子那里得到承认,他们对见你的朋友毫无兴趣,甚至不想同他打招呼。绝不要轻易用害羞来解释你孩子的沉默。要假定孩子会自己主动讲话,并在孩子真的讲话之前把它当作一个借口。例如:“我们刚刚认识这个叔叔,等一会儿就愿意和叔叔打招呼了。” 
孩子在6-18个月时往往是一个认生的时期,他已经认识家里的人了,但他们不信任陌生人。但是4岁的孩子一般不认生,他们对每个人都很友好,而孩子在7岁时会变得沉默寡言。 
     你不能强迫孩子讲话。但是可以采取一些做法以增加孩子说话的可能性。 
     事先做好安排:为孩子同别人相遇做些准备。 
     ●指导。花一些时间教孩子在新场合中同陌生人讲话。 
     ●不要把孩子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孩子需要时间兴奋起来,你越少让孩子成为大家注意的焦点,他的感觉会越好。(肖庆兰)
 
 
来源:中华家庭教育网
http://www.zhjtjyw.com/kcms/blog/vblog?u_id=524&b_id=167958

 

 

欢迎点击更多文章:


 

用辩证的眼光看孩子(醉梅)

隔代教育哪些观念对孩子不利(醉梅…

接纳情绪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醉梅整…

我和宝宝家中的游戏(1)(醉梅) 和孩子说话要用正面的语言(醉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