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福州广播电台893频道《夜空不寂寞》栏目采访
事件缘起
“父母皆祸害”小组惊现网络
一个拥有10464名成员的网络讨论小组被推到网络争议的风口浪尖上。“父母皆祸害”这个被评价为“惊悚、大逆不道”的名字,却以极强的号召力,吸引着众多网民加入讨论小组。在2010年7月初,这个小组成员还不到7000人,现在人数已经过万。他们,大多是被家长忽视或者伤害过的孩子,或者是“一群在父母子女关系中受到挫折、苦苦思索出路的年轻人。”
这个讨论小组全名是“Anti-Parents 父母皆祸害”,创建于2008年1月18日。小组宣言里写道:“我们不是不尽孝道,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这一点需要技巧,我们共同探讨。”
网络讨论小组首页上,诸如《你是否在重复父母的错误》、《《教你如何同父母对峙》、《他们将孩子当做一个“物”,而不是人》等被认为具有指导意义的10个帖子长期置顶。其后,紧跟的帖子达到128页。
![[转载]走出父母的“伤害” [转载]走出父母的“伤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以下是主持人对咨询师的采访文本记录
主持人:首先,怎样正确看待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心灵创伤?
林老师: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讲,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心理世界的确有很大的影响。早期经历对人的人格特质、情感模式等都有比较深远的影响。所以心理学提倡心理健康从早期抓起,提倡父母对儿童心理学常识的学习和实践,提倡科学合理的家教理念和方法。不能否认的是,父母在儿童心理成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父母的错误对待,会给儿童带来一定的心理创伤,以致影响孩子的心理世界。但是像节目中提到那样,把这些创伤“挖掘”出来,用声讨的方式(父母皆祸害)对待,对于自己的发展又有什么价值呢?从心理咨询的角度讲,发现童年经历(父母的错误)对自己目前心理特点的影响,只是“考古”工作,而真正的自我成长却是“建筑”工作。一味的历数父母之前的过错,是不是意味着把自我成长的责任推给父母?是不是意味着在人生困惑面前放弃了自我成长的责任和机会呢?80后是思想开放,积极向上的一代人,我相信那些抱怨父母的年轻人能够通过这种交流和分享充分认识自己的来处,并从中发现除了自己,已经没有人对此负有责任了。
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创伤也好,其他任何方向来的心理创伤也好,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父母是我们无从选择的,童年回不去了,发生的事情也不能重来了……对于生命中所以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只有一种态度:臣服!看清它对自己的影响,自己肩负疗愈的责任!
主持人:作为子女,如何处理心中对父母的愤怒,特别是那些受过伤害但同时又愿意与父母和解的孩子,在他们心中是有着很大的矛盾和冲突的,因为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而伤害我们的人又是在传统文化下我们不能有任何怨言的父母。这个时候如何处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林老师:首先谈到这种愤怒。看来这种愤怒源自一种“应该”的内在观念。觉得父母“应该怎么样对待我”,现在发现父母没有那样对待我,就是父母的错了。在我的心理咨询实践中,这样的父母见过很多,他们的确对孩子做了一些不科学、伤害孩子情感和心理健康的事情,但不管怎么说,那是爱,爱没有问题,是爱的方式有问题。可以说,“不是他们的错”。作为个体,都是跟周围环境互动的产物。60后的父母挣扎在物质匮乏的童年里,成长的路上经历社会动荡带来的对人性的压抑和漠视,当他们成为孩子的父母时,内心世界最强的声音是:不要让孩子再像我这样活着!接着就是人口高峰、就业压力、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高等教育落后等等压力。难哪!而80后所遭遇的东西就不言自明了。又有哪一代人是风调雨顺快快乐乐成长的?如果发现,我们的某些缺陷来自童年或者来自父母的某些过错,并引起一种类似绝望的抱怨情绪。如果你的自我成长只进行到这里,那真的是一种巨大的悲哀。
因为你早已无法回到过去。无论你用什么样的声讨都只能在自己的内心增添一抹新的伤痛。
建设性的态度是:接受并感激这些过往岁月在我们心灵深处留下的痕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是绝对需要感激的。不要以为自己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缺陷和“不好”的教育,我们童年的缺憾在心灵的行程中造就了我们现在的激情、力量、梦想、能力、特质……这是独一无二的(我想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哪怕最最不堪的童年中找到令自己积极的因素)。这就是我们自己。童年的我们就像一棵小树,成长于那样的土壤之中,吸取这样那样的养分,艰难而蹒跚的成长着,也许枝桠不尽齐整,也许叶片有些枯槁,但迎着生命的风雨,我们长大了。虽然现在看来这棵树不完美,但不要忘了,无垠的旷野上,没有完美的树,拥塞的红尘中,没有完美的人。我们无需抱怨早年土壤的贫瘠,因为我们可以享受那贫瘠土壤赋予我们的生命。
接受自己的父母,接受自己的过去,就是接受自己;感激那些苦痛,感激自己的缺陷,就是热爱生命。
主持人:最后,作为一个为人父母的长者,以个人的角度来看,您看了这些报道和消息是什么感受?对父母,您有什么建议,对子女,你有什么忠告?
林老师:作为一名父亲,我看了这些报道和消息,心情很复杂。对于父母,我真的很想说:朋友们,先停一下,放下原来的方式,静一下心,想想看孩子的人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学习?是身体健康?是人格健全?是功成名就?是幸福快乐?想想可否从别的角度来看待这荆棘丛生的社会?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让孩子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别这么痛苦?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我们自己需要成长吗?我们是不是还在使用父辈教育我们的方式在教育当今的孩子?如果是,我们可不可以学习?什么时候开始?
对于年轻人,我也想说几句,如果你用很多精力来分析父母的错误给你带来的伤害,使你形成的不良心理品质,你当然能发现很多。但要是你用同样的精力去分析父母的错误给你带来的正面影响,使你形成的良好品质,你肯定也能发现很多。也许你不知道,世界上没有完全成功和完全失败的家教。如果你不要那些“错误”,基本上就等于不要自己了。送给年轻人一句话:一切都是为了我发生的,而不是“冲着我”发生的。
支持人: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人无法放下对父母的怨恨甚至沉溺在这样的控诉中无法自拔?
林老师:这也许是年轻人应对压力的一种方式吧。我们在现实的压力面前感到无力应对,如果我是一个从小没有责任感的人,也许会希望找到一个“理由”来减轻压力对自己的伤害。从内心的角度看“我是被教育成这样的,这能怪我吗?”听上去似乎振振有词,做起来比面对要轻松一些。但是忘了最重要的:面对的人找方法,逃避的人找理由。还有,想纠正一下你说的“那么多人”,其实这样的人不多,要是真的很多,那真是一代人的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