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防卫机制介绍(1)(转)

(2010-07-07 10:06:52)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理知识-边学边思边用

心理防卫机制或简称心理防卫(也称自我防卫机制防卫机制防卫机转)(Self-defense MechanismDefense Mechanism),是心理学的名词,是指自我对本我的压抑,这种压抑是自我的一种全然潜意识的自我防御功能,是人类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紧张焦虑、尴尬、罪恶感等心理,有意无意间使用的各种心理上的调整。心理防御机制本身越原始(原始的防御机制是指童年生活经历所形成的防御机制,保护自己可以说是原始防御机制的本质。),其效果越差;离意识的逻辑方法越远,则越近似于变态心理。在生理上,心理防卫机制被认为可以防止因各种心理打击而引起的生理疾病或心理障碍,过份或错误的应用心理防卫机制可能带来心理疾病。

目录:
1. 自我防御机制的特征
2. 分类
3. 常见的心理防卫机制

1. 自我防御机制的特征

  • 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 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
  • 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御机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
  • 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
  • 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多种机制同时使用。

2. 分类

2. 1. 按照心理成熟度分类

  • 自恋心理防卫机制(一级防卫机制):包括否定、歪曲、外射,它是一个人在婴儿早期常常使用的心理机制。早期婴儿的心理状态,属于自恋的,即只照顾自己,只爱恋自己,不会关心他人,加之婴儿的 自我界限尚未形成,常轻易地否定、抹杀或歪曲事实,所以这些心理机制即为自恋心理机制。一名成年人还运用自恋机制来进行自我心理防御,是很危险的。
  • 不成熟心理防卫机制(二级防卫机制):此类机制出现于青春期,成年人中出现也是属于正常的。包括内向投射、退行、幻想等。
  • 神经性心理防卫机制(三级防卫机制):这是儿童的自我机制进一步成熟,在儿童能逐渐分辨什么是自己的冲动、欲望,什么是实现的要求与规范之后,在处理内心挣扎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机制。
  • 成熟心理防卫机制(四级防卫机制):是指自我发展成熟之后才能表现的防御机制。其防御的方法不但比较有效,而且可以解除或处理现实的困难、满足自我的欲望与本能,也能为一般社会文化所接受。这种成熟的防卫机制包括压抑、升华、补偿、幽默等。

2. 2. 按行为性质分类

  • 逃避性防卫机制:压抑/潜抑(repression),否定(denial),退化情感(regression)。
  • 自骗性防卫机制:此类防卫机制含有自欺的成分,也是一种消极性的行为反应。包括反向(reaction form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仪式与抵消(ritual and undoing),隔离(isolation),理想化(idealization),分裂(dissociation,歪曲(distortion)。
  • 攻击性防卫机制:转移(displacement),投射(projection)。
  • 代替性防卫机制:幻想(fantasy),补偿(compensation)。
  • 建设性防卫机制:认同(identification),升华(sublimatio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