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的话弄丢了孩子的安全感(转)

(2010-01-13 11:03:53)
标签:

杂谈


    父母的话弄丢了孩子的安全感

    “爸爸抱抱!”“妈妈别走。”“你们是不是不要我了?”这样的话相信很多父母在自己孩子的口中听到吧?这其实是孩子缺少安全感的直接表达。究竟是什么拿走了孩子的安全感呢?经调查发现,父母说话不当是引起孩子安全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话语1:“妈妈(爸爸)不要你了!”
  这样的话往往出现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用来“恐吓”不乖的孩子。虽然这只是句气话,但对于思维刚刚开始发展的孩子来说,理解能力很有限的,他们还分不清父母话中的真假。所以有些孩子听到这句话后会信以为真,大哭大闹,即使不哭闹也会有受到威吓的表情。这说明已对孩子的安全感造成了破坏,孩子感觉自己信赖的人没有了。一旦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遭到破坏,孩子很容易形成敏感、自卑、胆怯等性格。
   话语2:“你不是我们生的,是捡来的。”
  孩子喜欢问自己从哪里来,但父母往往会回答这句玩笑话。也许家长觉得孩子的问题没有必要正经回答,但这对于幼小的孩子其实也是一种伤害。细心的父母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就知道,孩子在听完这个回答以后经常会有闷闷不乐的表情。有的孩子为了确认,还会再次问一遍,假如父母还是这个回答的话,那么孩子的心理伤害就更加深了。
  话语3:“再不乖,给你两巴掌。”
  孩子是自己的宝贝,孩子不听话,真要打还下不了手。时间长了孩子就不怕这句话了,有的甚至开始对着生气时的父母嬉皮笑脸,让你哭笑不得。这时父母的威信就受到影响,你对孩子的教育是失败的。
  而另外一些孩子听到这句话则不敢作声。不要以为这是这句话起了作用,这其实表示孩子产生了恐慌心理,生怕不听话造成父母对自己的厌恶,也会使孩子产生不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该如何找回
  也许你会说现在我家的孩子就有了上述的几种表现,那么该如何找回宝宝的安全感呢?
   第一,要杜绝上面的几种话。包括类似的有损于安全感建立的话都要杜绝。     第二,要让家庭气氛充满和谐和温馨。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自然就不会有恐慌的心理,假如父母经常打骂孩子或是夫妻间经常有争吵,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是非常有害的。
  第三,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对孩子的爱意要表达出来,而且十分肯定。时间长了,孩子的不安全感就会慢慢消失。
   第四,多带孩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比如多到户外去活动,参加一些早教和亲子类的活动,这些都是让孩子敞开心胸的好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