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乐评 |

说说我的想法吧,大家听到的是钢琴的版本,而且只有A段B段和Chorus,其实现在的构思是整体以抒情摇滚为主,大家听到的这部分正式版的编曲主要是钢琴和弦乐还有一点电吉他(是比较飘乎不定的那种音色),到第二遍反复的时候我会往上升半度,而且第二次的Chorus会用比较rock的失真吉他音色和20把提琴来烘托气氛(有点"梦剧院"的意思了,呵呵!
),然后是Bridge部分,这部分的旋律我没录在小样里,总要留点惊喜给大家嘛,之后是大气的交响乐+摇滚的形式来再现Chorus,绝对煽情的那种(商业文化嘛,煽情才是硬道理啊!人家周国平老师也会写应景的文章,我等俗人又能如何?只不过就算是商业的应景歌曲也还是要做得用心,因为我相信,一首商业的应景歌曲与一首有诚意的商业的应景歌曲之间还是会有很大差别的),最后就在交响乐+摇滚+我高亢地吼着Chorus的旋律中结束.总体算一下,Chorus(小样中1分20秒那个地方)一共出现了5次(一次是演奏),应该够了.

另外,小样只是个大概,具体的旋律我现在还在修改,如同"日葵向"所说:"小熊的音乐大多比较顺爽的感觉,舒缓的部分和高潮部分过渡不明显,区分不太明显...",从小听太多比如象U2的"with
or without
you"那样的东西,后来又痴迷于电子音乐,于是总是着迷于那种"螺旋状上升"感觉的音乐,现在要写主流歌曲,写"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歌曲",一下还是不太适应,不过大家应该可以听出来这次我还是做了不少改变的,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