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这段视频送给老7,他知道为什么,哈哈!
现在,我的人生又再次进入了艰难又有趣的低潮(其实根据我的经验,事后回忆每一次人生的低潮都还蛮有趣的,而且每次都会做一些事后看来很滑稽的蠢事),现在尽量让自己不去做那些搞笑的傻事,快30了,应该正常些了,呵呵!
好久没跟孙经联系了,也不知他在美国怎样了,我很懒,3个月来没跟任何人写信,但其实,心里还是很挂念他们的,希望他们都好,身体好,这是最重要的.突然想起05年在L.A的时候遇到的一个香港女孩和她的朋友们,当时我们都互不相识,真正的萍水相逢,聊了几句就很豪爽地要请我们吃饭,还是中国海鲜大餐,饭后临别时也不留电话,只说希望大家以后都好,有缘再见,真是颇有古风,也不知她们现在在哪里,但我想不管她们现在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应该没有问题,因为我时常为她们祈祷,为我生命中这样的人们祈祷,上帝一定会照顾她们的.
最近在读周国平老师的《守望的距离》,周老师是我所喜欢的中国现代翻译家和哲学家之一,我爱尼采,所以认识了周老师,有大部分的尼采的著作都是他翻译的,但有时候,尼采的东西太猛,我需要用周老师的散文随笔来中和一下。昨天看到一篇周老的文章叫《平淡的境界》,主要是聊写作的,有一段这样说:“当然,年龄不能担保平淡,多少人一辈子蝇营狗苟,死不觉悟。说到文人,最难戒的却是买弄...举凡名声、地位、学问、经历,还有那一副多愁善感的心肠,都可以拿来买弄。不知哪里吹来一阵风,散文中开出了许多顾影自怜的小花朵...”
我自己写音乐又何尝不是这样!写大作品就不说了,有时侯写一首小品,就一把吉他一架钢琴,想出来的主题本来就很糟糕,却自信满满地认为可以通过编曲把它弄好,于是赋格、对位...什么手发都用上了,结果是什么样可想而知。在这一切的背后,藏着的是我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虚荣心,那的的音乐所隐藏的密码是:“你看,我会用赋格,你不会吧?”,可是忽略了最本质的一点就是:真诚。袁中郎云:“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只有鲜鱼才可清蒸,所以,创作应该是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我会记住。
这是我画在“愚公移山”演员休息室的墙上的画,其实那天后来演唱会结束后还添了好多,可惜没照
前一篇:专辑庆功版
后一篇:关于<<完美结局>>主题歌的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