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若真的是把主持人当做核心竞争力,那应该表现的方式是:节目需要请嘉宾了,要填写申报单的、开具甲区通行证的该是部门主任;直播出现状况了,最能及时救场的是导播;要想获得大宗进账,广告部主任最需要沟通的对象是主持人
客户,而不是直接下硬广的播出单。而主持人要想把自己果真当核心竞争力,那就要为本人所在的时段的真实收听率和收益负责,而这一切又要和本人所在的主持人团队酬劳挂钩;主持人要研究的是听众心理不是领导心理,90%时间要做的点与面最大张力的有效传播而不是填写各类表格,要获得的是一个一个越来越不存在忠诚度随时就可以闪人的受众,要面对的是“用微薄微信却要面临自己懂得太少”的挑战。
目前全国电台的常态是:总监签字、主任签字、分管的部门签字;嘉宾上报、节目文稿上报、纲要上报、各种假各种换班上报……;字音错误扣钱、一小时内几个磕巴扣钱、尺度掌握不当扣钱、带水带饮料扣钱、音乐过渡不顺畅扣钱、调音台操作不当扣钱、擅自接外场扣钱……;发礼品是本人、签快件都是本人、上班打卡是本人、所有节假日若要放假,加班赶录音上传到音频工作站的是本人……;
你见过如此铁人一般的核心竞争力的个人代表吗?!或者见过核心竞争力原来都是靠“扣钱”“汇报”组合而成的吗?!嘿嘿 。
别以为主持人不想前进,你不把门钥匙给他,你不让他操心,他是不会当家的,你以为你管着他、让他天天乖乖的就可以在市场上有杀气,那只能说:你真的太天真了。
全国各家电台的总监这一级的高层和分管具体工作的中层,先进的理念都懂,好的节目形态都了,具备优势的技术都看过,可惜,落后的体制和管理已经剪掉了自家电台主持人的翅膀,就算电台的领导是飞翔的理论家,那也只能图个口舌快活罢了。
如果节目或好或坏只与领导的看法有关,只与优稿和好稿有关,只与可怜的三百或者五百很让人吐血的调查样本有关的话,主持人要想适应是非常easy的……所以,与其累哈哈,不如壁上观。主持人暗想:让你管,让你管天管地管空气,管得大小事都平安,主持人少说少错、少做少错,技术部门千万维持“安全”现状,多事多麻烦多隐患。
电台是一群多聪明的人呀。
所以,电台的节目越来越难听,主持人越来越懒散,是电台的管理体制、管理者自己造成的。
别怨别人。落后的电台真的是自找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