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昨天看了,于是,便多了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好不好看?!
其实在难以回答。
猜测这《夜宴》原本是想把所有人性的寂寞经过前戏的铺陈渲染之后,全部集中中夜宴中爆发,可惜,力量没有释放出来闷声响了半截就生吞吞的咽了下去。
猜测冯小刚想玩的什么手法,猜测多余繁杂的细节画面背后想凸现谁的艺术水准,猜测有多少是前人没做到的,有多少是前人的残羹冷炙,还猜测每个角色符号背后写着导演的什么脚注。
精细的东西太多,感动就无法如浪涌般层层叠嶂起伏,到达窒息的顶点,于是乎,影片中所有精雕细琢的物件因为表现得过于刻意反而成了拖累,让我们的视线不断转移,如同贪食的蚁虫,满足于细微的触动。
悲剧是最难描述的,冯导哪怕自己已经到了喜盛转悲的境界,然后,描述这层境界的高度却难之又难。
两句话来说演员,全片的出彩之处是带着面具的舞蹈,黄晓明是所有演技中表现最“端”的——这个字本来是形容主持状态的,因此电台同行大体知道表明什么内在的内容。
章子怡的表演已经尽力了,有些声嘶力竭,如果她真的做到了“把自己的脸变成面具”的高度,那这部片子一定是她一个全新的高度,可惜,话那般说出口,却食言了。她的确是冰,看不见火山爆发的冰。
最有意味的是影片的结尾,这样的寓意超过了我对片子的料想。
话说到此处,足以。
前一篇:花儿啊,花儿!
后一篇:我不能坚守不能承诺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