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析《蜀道难》“奇之又奇”

(2022-03-20 22:41:02)
标签:

李白《蜀道难》

分类: 读书与思考

殷璠评李白《蜀道难》“奇之又奇”。梳其奇处,举其要者:开篇惊呼之奇,想象之奇,夸张之奇无不惊讶耳目——声势、奇幻、形象的画面,回荡的气迈,创造了奇幻的蜀道,声势俱烈的蜀道,惊心动魄的蜀道。

 

开篇之奇,三个语气词,直接将面对蜀道之高惊讶的情感推向高潮。而后文若要保持这种高潮,或使这种高潮不跌落、气败,非天才不能为之。此前人分析已详。

而以三个语气词开篇,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极无章法文路;常人以为怪,而李白以怪式起篇,在他人怀疑处给人创造惊奇,惊讶。

而这三个语气词,竟为蜀道方言。本诗非蜀地方言诗,然以蜀地方言起,而且通篇只此三字,此行文怪中之怪,不拘章法如此。而李白以此行文怪异,再次创造惊奇:读者猛一读之,会以为李白是没知识没文化的土著;而读完终章,你会明白为何贺知章称之为谪仙人,果非仙人不能状李白之天才。

 

李白故意创造神奇,以吸引读者——看我!看我!快看我!——当别人以惊异的目光看他,以为这是一个疯子的时候,他让你见识什么是真正的天才。李白用自己的天才创造神奇,创造惊奇;让别人注意自己,赞叹自己,仰视自己。

 

读《蜀道难》,你会感觉李白一直在你眼前时而大呼小叫,时而喟然长叹,时而夸张而认真的为你描绘一幅幅蜀道难的画面。你就这样迷醉其中。

 

 

本诗还有另一奇处容易为人所忽略。

《蜀道难》写蜀道之难行,李白在诗中一再惊呼“问君西游何时还”,“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侧身西望常咨嗟”;是告诫行人蜀道之难,劝阻行人赶快知难而返。

然而每个《蜀道难》的读者,读完之后不但没有望而却步,反而都会油然产生一种蜀道这么难,我想去看看的热情与冲动——去看看蜀道的奇幻神秘,去听听看看蜀山骇人心魄的声与势,去感受天地间绝伦的壮观。

李白的《蜀道难》,激发的是人征服艰难的热情与冲动。

为何如此?

蜀道是高峻艰险的,然而人在高险的蜀道面前绝不是渺小的,匍匐于山下的;而是山的超越者,俯视者。这是李白精神气质的彰显,也是李白带给读者的情感体验。李白是积极浪漫主义者,诗文中彰显的是人的伟大,人的胜利,人能征服强大的事物。如他在诗中一再喜欢表现的“挥剑决浮云”,“跨海斩长鲸”。

 

注释:关于李白喜欢创造惊奇,突显自我这一点,美国学者斯蒂芬·欧文的《盛唐诗》“八、李白:天才的新概念”(贾晋华译)有详细和深入的论述,可参阅。史蒂芬的观点对笔者深有启发和影响。

                                                   西辙

2022.3.15-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