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37886914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石塘老叟mole1952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0
博客访问:
34,580
关注人气:
182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
(2019-01-12 22:15:44)
标签:
旅游
文化
朱鹮
白鹭
下渚湖
分类:
游记(江浙沪皖篇)
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德清县西南,2011年获“中国最美湿地”称号。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4平方公里,水面港叉交错,沿岸芦苇重叠,更有湖水清澈,水生动植物分布丰富的优势,加上有成群的野生候鸟作为南北迁徙时的落脚地,成为浙江省50个最值得去的景点之一。尤其是下渚湖世界珍稀鸟类,朱鹮的“易地保护和浙江种群重建”项目的设立,使得游客几乎在一年四季均可目睹国宝朱鹮。所以,游览下渚湖成了这次德清自驾游的重点去处。
车到下渚湖公园,偌大的停车场没有多少车,尤其是旅游大巴,一辆也没看见。又是一个游人稀少的时段,有点担心这能否看到神往已久的朱鹮。
急急忙忙买了半价的门票和全价的游船票,登船由水路游湖。冬天的下渚湖,没有了往日的游人如织,大部分游船都停在码头上,我们这一拨人居然成了乘船的主力,除了两个情侣做散客外,我们几乎是包船游湖了。
坐在电力驱动的游船上,边看湖光山色,边听船上导游的介绍。原来下渚湖湿地公园,处于上渚河的下游。下渚湖的得名还有一个传说,讲是原本此地叫作哑巴湖(哑巴在当地方言中叫作“䛩子”wu1zi1),为下渚两个字的方言发音也是(wuzi),又因为不远处有良渚文化的发掘,理解为上渚,于是就把此地叫作“下渚”。实际上下渚湖古已有之,原来的名字叫作“防风湖”,是大禹治水留下来的名字,不知为何,当地弃之不用,改称“下渚湖”。
船离码头,岸边还是一片深秋的景色,岸上的树木还微呈绿色,只是枝头树叶落了不少,一片萧瑟景象。船到了下渚湖的中心水网,渐渐地开始出现芦花的身影。隔着舷窗向外张望,两边金黄色的芦苇丛层层叠叠,水道弯弯曲曲,又有不少岔道,好像进入迷宫之中。不一会儿,小船靠岸,沿着栈道登上陆地,湿地的第一个景点湿地迷宫区到了。
湿地迷宫有不少景点,大多都是由水中的木栈道曲曲弯弯绕行,有观景塔,芦海迷宫,曲苑观荷,江南丝竹和芦苇荡。正值初冬,芦苇转成一片黄色,随风摇曳的芦花成了观赏的重点。而曲苑观荷,却没有了接天莲叶,倒是水中残荷片片,静止萧然,别有一番风情,弥补了看不到莲花的缺憾。
登舟继续前行,很快就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地,朱鹮岛。下渚湖湿地很大,有植物,动物分布。每年有候鸟,典型的是白鹭,前来越初冬,然后再向南迁徙。下渚湖又是我国珍稀鸟类朱鹮的人工养殖基地之一,在这里养殖的朱鹮种群有300羽之多,约占到全国总数的1/10。今天去时,野外放飞的朱鹮没有看到,只有养在巨大的双层铁丝网内的几只供游客观赏。实际上,想看到野外放生的朱鹮几乎是不可能的,倒是饲养在巨大铁丝网笼子里的朱鹮成了大家的观察和摄影对象。
看罢朱鹮,继续前行,突然发现隔着水面,大树的树枝上站着几十只白白的鸟儿。急忙用上望远镜头一看,原来就是想着要看到的白鹭。可惜镜头的焦距还是太短,看看可以,拍照就不能如愿了。同行的彭兄,带了更好的设备,也不知有没有收获。其实,此行的目的就是观赏,至于拍照,那只是顺便的事。既然已经看到,那就不虚此行了。
乘船回到游客中心,回想着看到和感受到的美景,收拾好行囊,再上车赶在日暮之前到三公里外去看地图上也标注不清的千年古桥,寿昌桥。
,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浙江余杭塘栖古镇
后一篇:
德清的古桥,寿昌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