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2018-11-15 22:48:40)
标签:

河西走廊

旅游

文化

历史

分类: 游记(北京,西北篇)
   汽车出张掖,一路向西。渐渐地,公路边的植被开始有了变化。树木越来越少,草丛越来越稀,出现了戈壁滩的景色。
    过酒泉城而不入,直奔嘉峪关。左手边的祁连山和右手边焉支山脉的黑山开始慢慢地向路中间靠拢,河西走廊最窄的地方,嘉峪关就要到了。
    虽然嘉峪关有近千年的城关历史,嘉峪关市的编制却在1956年才开始初置,它是一个年轻得只通行普通话的移民城市。这一切都是因为当时发现了境铁矿,成立了酒泉钢铁公司,从全国各地调集来了各路建设大军。
嘉峪关是明代长城的西首第一关,至此,就到了明代疆域的西边界。关外大约有三百年不是中央政权管理的,直到清朝才恢复了中央对关外直至新疆的管辖。也就是因为明代的退入嘉峪关东面,促进了酒泉和敦煌两郡荒漠化的进程。
    嘉峪关,南面是祁连山,北面是黑山,扼守在河西走廊的最窄处。由于是在平地上筑城,显得气势非凡而险峻不足。
    嘉峪关的最西面是与南北城墙连接的关城,进关后是一个四方的内城,内城东西两座城门,均设置瓮城。城内设有演兵场和游击将军府邸,再向东南有外城。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座城关,它有着国境管理的职能。明代时进出关需要换取关防,即时填写面貌身影等参数,甚至画好面相,就像现在的数码照片一般。
    游览嘉峪关,是从东南面开始的,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别具江南风光的一汪清水,叫作九眼泉湖。九眼泉湖得名于湖底有许多终年冒水的泉,九是指泉眼多的意思。
    嘉峪关地区的海拔高度一般都在1600米以上,常年干旱少雨,年均年降水量只有8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十几倍于它。不过,相对于河西走廊这个大环境来说,嘉峪关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四周高中间低的小盆地,来自祁连雪山和冰川,冰雪形成祁连融水以地表的河谷和地下的潜流形式汇聚于此,也许,还有焉支山脉的贡献,于是就有了九眼泉湖。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当年明朝大将冯胜的大军在里驻扎下来的时候,最先吸引他们注意的正是这可赖以生存的九眼泉。据清代记载了河州,西宁,庄浪卫、凉州,甘州,肃州和宁夏诸卫等地要塞的《秦边纪略》载:“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就是说的这段过程。
    九眼泉湖的湖岸上有一尊骑马挥抢的将军塑像,就是这里建关的军事主官,冯胜。关内植被成荫,关外戈壁荒滩,形成明显对比。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走过九眼泉湖畔的芦苇荡,就到了关城东南的外城。外城向东南有株“左公杨”,相传是左宗棠在西北广植杨柳的遗存。左宗棠部将有诗云: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再联想到生产建设兵团的屯垦,我等后人到此,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从东南面进城的城门叫作“南闸门”,现在是收门票的地方。进了闸门两边是连续几块夹道的铜浮雕,都是有关嘉峪关历史和地理的。走不远,一座门楼,文昌阁。文昌阁和城楼之间北边是关羽庙,南面是一座戏台。文昌阁再上就是高耸着题有“天下第一雄关”大匾的城楼。嘉峪关的城楼共有三座,从东向西,依次为光化门、柔远门、嘉裕关门。光化门和柔远门都有瓮城,分别是内城的东西城门,内城的南北各有一座规模不大的小敌楼。嘉峪关门则是和筑在南北两边的夯土城墙相连,组成向外(向西)的城防。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三座三层重檐的城楼,都是古典门楼。城楼下就是深邃的城门洞,门洞里道路上铺的条石上,有着深深的磨痕,七高八低,足见其历史的悠久。光化门内就是内城,城里南面是一个空旷的演兵场,北面则是嘉峪关守军的最高级军官的游击将军府邸。城内的墙边上通过马道,可以直上城墙顶上,向内看到城里的布局,向外瞭望北面的黑山河南面的祁连山。整个内城东西长,南北窄,呈长方形。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沿着内城墙顶,一直向西,就到了西边的柔远门。柔远门可以和嘉峪关门隔空相望,但是要走到嘉峪关城门,还要从马道走下内城墙,出柔远门,经过瓮城,再到嘉峪关城门。出了嘉裕关城门,眼前就是就是一片戈壁了。关里关外形成了明显的对比,风光截然不同。正如有民谣道,“嘉峪关,嘉峪关,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向前看,戈壁滩, 向后看,鬼门关”。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到过嘉峪关外,嘉峪关的游览就算基本结束,回头再向关内,沿老路回到九眼泉湖边,再看看满眼黄绿相间的江南风貌,走出景区。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嘉峪关(河西走廊之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