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2018-11-11 22:13:22)
标签:

河西走廊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游记(北京,西北篇)
    雷台汉墓景区,到了雷台才知道,雷台是一座夯土垒起的高台,上面有道教建筑,叫作雷台观。 
    汉墓是在雷台的地基以下发掘出来的,从时间上讲先有汉墓,再有雷台,两者并没有必然联系。也许是因为风水关系,汉代人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在此筑墓。后代人在此供奉雷公,夯土筑台,也是看中了此地的风水。道教正一派在此设道观,供奉
三官神像,雷公电母,大概也是风水所致。
    道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找了个绝好的地方,筑台在汉墓之上。几个朝代以后,居然因汉墓的发现而使雷台扬名天下。如果没有汉墓,雷台观充其量只是武威当地一个不太知名的古迹而已。
    汉墓主人“守张掖长张君”也想不到,1700多年后,还会被人请出来。仪仗车马中的一匹西域铜马居然还成了中国的旅游标识。
    下了汽车,一走进雷台汉墓景区,铜奔马就成了唯一的主角。马踏飞燕的形象高高地矗立在人们的视线焦点,清晨的和煦阳光下,铜马的塑像熠熠生辉,倒是那只被它踏着,衬托马的奔跑速度的飞燕,处于看不到的盲区。将镜头拉近,才能看到那只著名的陪衬飞燕。看了好久,才想到去看看景区入口的模样。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雷台景区在武威,是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区域,清晨,不少早锻炼的市民都在这里活动。早操,跳舞,打拳,坑里的车马和铜人对他们来说是习以为常的景点,不像远道而来的我们,对那些放大了几倍,用现代化工艺复制出来的出土文物,感到一种由衷的敬畏。拍了几张照后,感受有所变化,看着那些在半人深的地坑里列队做行进状的车马士兵,不由得有了一种站在受阅部队身边的体验。这不就是几千年前的仪仗队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实际上,前面的广场和坑里的铜车马还只是个前奏,真正的雷台观还高高在上,汉墓地址也静静地躺在雷台夯土层的下面。进得雷台观的山门,前面是两条道路,向右一条,通向汉墓坑道,需要验票进入,而一直向前,拾级而上,则是雷台观,无需买票。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向右一转,眼前是一座夯土的高台。再绕过转角走不多远,在土台的壁上出现了“一号汉墓”的字样,下面一个不太高大的砖券门洞,这就是汉墓的入口了。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仗着人多势众,走进了墓道,墓道除了有些矮小外,也没有啥阴森森的感觉,一边看着两边小龛里的塑像和说明牌,径直走到了当年异常神秘的发掘墓室。名声在外的墓室,空间还是很矮小的,通向主墓室的隧道很低,需要九十度弯腰,甚至蹲在地上前行,才能走过去。古时候的砖券全部用现代人用的钢管进行了加固,使游人多了几分安全感。发现铜车马的那个后室里,仍然复制了与原件大小一致的青铜件,作为示意。光线不好,也勉强拍了一张示意图。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除了一号墓,另外还有一个二号墓,大同小异。看完汉墓,仰头看着土台上的雷台观,发现也是一个好去处,于是,不约而同地再向雷台走去。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走上雷台,原来真是一个好去处。雷台是前凉(公元301-375年)国王张茂所筑灵钧台(昨天在海藏寺上过一个灵钧台,不知还有否)。台上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雷祖殿、三星斗姆殿等。周围古树参天,树荫蔽日,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观光胜地。是日恰逢当地道士举办法会,有些热闹好看。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下得台来,原想就此结束,不想还有惊喜。景区里还有个《凉州词》陈列馆。原来,凉州词是唐代曲调名,“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并不是诗题。所以,以前总认为好多唐诗共用一个叫作“凉州词”的诗题,其实是不对的。就像《竹枝词》一样。一下子集中读到几十首《凉州词》真不错。
    雷台景区还有一个汉代文物展,实在没有时间了,就此错过。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武威雷台汉墓(河西走廊之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