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山石窟,也称凉州石窟,别名凉州大佛窟,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南50公里处黄羊镇的灯山村,始开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为1600年前。
作为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可以说是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中国的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喻为“石窟鼻祖”。是第五批(2001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之所以选中天梯山,除了石窟的名声之外,还有天梯山的名讳。有文章说,“此处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更有“天梯积雪”,誉为凉州八景之一”。总说我们的旅游是先看寺庙,这回选个美景先看。
出了兰州,车行半天,先在黄羊镇上午饭。再走山间县道,直接开到天梯山景区门前。原来,游览天梯山石窟,如今不需要攀爬天梯,因为黄羊河水库的蓄水,抬高了水库沿岸的路。汽车可以一直开到石窟的高度,省了爬山,也感觉不到旧时朝香信众登上天梯的辛苦。
下车打望,先是一个蔚蓝色的高峡平湖。阳光明媚,湖面熠熠生辉,微风习习,水中细浪婆娑。湖边植被茂盛,枝叶黄绿相间,远处山峦起伏,露出明暗山形,美得有点出乎意料之外。
原来,由于开发了黄羊河水库,窟中大佛犹存,天梯险景不再,反倒成就了一泓蔚蓝清水。环湖一周,都成了美丽的风景区。浏览石窟,平添了几分美貌,远眺祁连,仍能见“天梯积雪”。
由于黄羊河水库蓄水,大部分石窟都到了水库的库位水线以下,处于被淹没的状态。经历了历代自然风化和人为的破坏的仅存文物被迁移到甘肃省博物馆等地,目前仅剩下大佛一窟可供参观游览。至于进香,倒也少见有信众前往。
进入大门,过一条隧洞,走盘山栈道,转过山脚,眼前一个山坡。只见石窟半开,上有围栏遮蔽,大佛依山而坐。慈眉善目,左手平覆,放在腿上,右手推出,手掌向前,面对新月形的拦水大坝。
站在坝顶端详,感觉中大佛应是背靠山崖稳坐,眼观碧波荡漾,头顶蓝天白云,远处积雪皑皑,胸前大坝环绕。正如刚才看到的图片,真的构成了山、水、佛、天浑然一体的景色。
走过大坝,欲往前行,沿着古旧的栈道,去寻访山崖上的大小洞窟,见识一下搬走了佛像的佛龛和遗留下来的修行石窟。不想道口被一木栅栏挡住去路,言是道路危险,整修云云。
于是再反身由木阶走到坝底,仰望大佛。透视关系的改变,佛愈显巨大,而人则愈小。诚惶诚恐地仰视了一会儿,除了大佛外,还看了护法的金刚和窟壁上精美的壁画残存。也许,佛像的泥塑是后人修补,但是壁画则确有千余年的历史。心中赞叹不已。
端起手中的相机,回想起在景点大门口看到的那张大佛摄影,对来对去,始终未能如愿。走出去仔细对照才知道,人家是用了鱼眼镜头专门针对大佛的影像拍成的。
门口还有一间段文杰题字的“天梯山石窟陈列馆”,匆匆看过,走出,上车再到武威城里,继续预定的景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