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2018-08-26 22:13:03)
标签:

古建筑

历史

旅游

教育

分类: 游记(闽赣粤琼篇)

 长汀县,在连城的西北方,距连城约60公里,与连城同为龙岩市的属县。可是它头顶上戴的桂冠却不容人小觑。

  第一,从历史上讲,从唐朝开元年间汀州置州始,汀州就是福建的五大州(福州、泉州、漳州、建州、汀州)之一。领辖长汀、黄连、新罗三县,范围包括现今整个龙岩市和三明市的宁化、清流、明溪、永安等地。
 

    第二,长汀在第一次土地革命期间,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的驻地,会堂,医院,学校等等,红色遗迹众多,仅次于江西瑞金。

    第三,从西晋的八王之乱开始,直到五胡乱华,中原士人大量南迁,汀州地域形成了客家人的聚集,而后又在历史上的战乱中继续分散迁徙。所以,几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客家人都以汀州,甚至具体到宁化的石壁村作为祖居地,有客家的“圣地麦加”之美誉。

  所以,游览长汀,需要同时兼顾着三方面的特点,对于一个既不是八闽人,又不是客家人,而对第一次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知识又仅限于课本上的那些知识的游客来说,免不了会有点顾此失彼,只能跟着导游的小旗看个大概。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车到长汀,已是正午,就在三元阁旁边的三元酒楼享用了一番客家美食。一大桌菜品,记住的只有河田鸡,草根鸭汤和客家酿豆腐。不过,和我们在广东吃到的以梅州客家菜为代表的客家菜相比,少了一点咸,多了不少鲜。这里也算是了解汀州特色的三者之一吧。

  饭后先看了三元阁和阁楼的底基广储门城墙。汀州府的城墙原本有两圈,这个广储门是里面一圈的南门。门外另有一周瓮城的基础加上护城河上的石桥。看上去,城基不假,石桥却没有几年历史。城门洞里好多消暑纳凉的市民,骄阳之下,颇有几分惬意。城墙上的三元阁是汀州的有名景点之一,大概是取会元,解元和状元之意,寄托庇佑汀州士子“连中三元”的祈愿。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广储门正北是汀州试院,门不大,名头不小。第一个是近代的“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下面的一块小匾是古代的“汀州试院”,右手边一块现代的牌子“长汀县博物馆”。再往外边,东西两面镶嵌着两通石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的说明文。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进了试院大门,里面是一个大场,十几级台阶上面,远处是一座试院大厅,做了苏维埃政府的大会堂,两边的长廊是博物馆的展厅,东面两株大树,据说从唐朝设州府时就种植在那里了,是汀州府城的历史见证。

  大厅后面是二厅,加上两厢分割成了十几间小房间。好家伙,省政府的所有办公机构,每间一个部门,通通设在这里了。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二厅的东面有一个小跨院,原来不知道是什么作用,标明是关押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地方,一间起居,一桌一椅,桌上笔墨纸砚俱全,据说《多余的话》就是在此写成。里面一间卧室,前面还有一个有花草的小天井。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反身向外走,又匆匆忙忙地看长汀县博物馆的内容,从西晋时八王之乱,中原人南迁开始,各个朝代时是客家人的迁徙路线,客家的风俗和特质。

  走出试院大门,向东不远是汀州县衙,现在是县政府的驻地。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再向东,是汀州文庙。和完整的文庙不同,实际上就只有从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和大成殿可由游人参观。后面的尊经阁、明伦堂、敬一亭、崇圣祠、乡贤祠和名宦祠,道路封闭,未能进入,且不知道是否安在。大成殿内设孔子塑像,悬“万世师表”匾,两面墙上镶嵌四圣十二哲人浅阴线刻像,供人膜拜。不过游人稀少,比较静谧。

 

 
府文庙的南面,隔着一条大路,有一个古旧的牌楼。向南一条古色古香的店头街。两边酒楼茶肆加上游人倒也熙熙攘攘,很有些古街巷的味道。小街大约有一里多长,大概就是汀州古城的展示。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所谓汀州古城,在博物馆里看过它的示意图,实际上只有东面沿汀溪岸边的一段城墙。其它的都已经不在了。从店头街牌坊进入古街向南,不远就可走到南门城楼。先看沿汀溪的城墙外景,再登上城楼,在城墙上向北走过一座城楼,再从东门城楼下走过。实际上古城墙的高度已经和东门道路在一个水平面上,再向北走,又是一段城墙。

  新造的东门高大威武,门洞的水平面就是原来的城墙顶的高度。上得有门楼,有点像展馆,又是茶楼,游人收费,未进入。

 

 图片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就从新城墙上走下来,金东门再向西去,回到店头街牌坊歇息。再跟着导游的小旗一路向西,途径城隍庙,匆匆走过,就在门前看看。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再向西就是瞿秋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的门前是瞿秋白同志就义处,著名的临刑时的言语“此地甚好”就是在这里讲的。高高的罗汉岭下一块山石上镌刻着"瞿秋白同志就义处"的纪念文字。东边山上是高高的烈士纪念碑,碑座上刻着烈士作为中国革命的先驱和领导人的生平事迹。
纪念馆里内容繁多,但多为展板和照片,网上设有宣传网页,不多记。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向东是杨成武将军塑像和他的纪念馆。也进去瞻仰一番。

  看完后,时间已近
傍晚,驱车返回连城。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汀州印象(连城六日之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