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2018-08-22 20:08:28)
标签:

历史

旅游

同学

文化

古建筑

分类: 游记(闽赣粤琼篇)
  培田古村,在连城县宣和乡境内,如果说冠豸山是客家神山,那么培田村就是客家仙居了。
  中国的客家人,历史上为避战乱,从中原到南方。先是集中在闽、粤、赣交界地区,随后再有向各地迁徙的。其民居建筑最主要的功能特点,就是带有强烈军事防御性质,广为人知的是梅县的围垅屋和永定等县的客家土楼。而连城培田客家庄园则是可以与之并称的第三种客家建筑特例了。
  连城培田古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它由三十幢高堂华屋,二十一座古祠堂,六家书院,二座牌坊和近一公里的鹅卵石铺就的古街构成。
  古村建设初期,布局致密科学合理,屋脊高低错落有致,小巷蜿蜒四通八达。尤其是著名的“九厅十八井”,具有鲜明的明清建筑特点,整个村落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午冠豸山探幽,下午培田村怀古,时间上有点紧张,体力倒还没啥问题。古村看得多了,上来就找地图,有点可惜,培田村的游览地图有点旧,且不够显眼,只好先拍照一张,回家后再仔细看。总的布置是,村子的东北方是一条弓形的叫作源河溪的溪水,而村子就建在小溪的河湾里。一条鹅卵石铺就的直路,由南向北延伸,像是弯弓的弦。小路的两边分布着不同的院落,有庙宇,有祠堂,更多的就是现在还有着原住民,被称作“九厅十八井”的民居院落。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进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座跨街而建的石牌坊,圣旨板上的“恩荣”二字特别醒目。而其余文字则不清,牌坊的主人是光绪皇帝宫中的带刀侍卫吴拔桢,而从牌坊的安装精度来看,此物可能是近年来重新安装,龙凤板上上下文字有被其它构件遮挡的现象。“恩荣”说明了它的等级。也许,和无锡惠山的牌坊一样,是把已经拆散在地里的石头再装起来的。
  右手边是村子的水口,小亭子边上是一部正在运行的水车。再向前是正在维修的文昌阁,与别处不同的是此阁为两层,上层祭祀孔子而底层祭祀关公,所以,也被称作文武庙。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顺着新修好的青石板路继续向村里走,右边是一个不小的荷塘,一大片莲叶上有几朵粉色的花苞,像是古村落里不可或缺的风韵,再向前走,石板路变成了大小均匀的鹅卵石的小路,左手边的不远处就看到一处有着挑檐屋脊大门的院落。门楼上的横额四个大字,“三台拱瑞”,门框石头上的门联雕刻有些斑驳不清,勉强可以看出是“水如环带山如笔,家有藏书陇有田”。大门两边是砖石结构的院墙,进入大门里面,著名的“九厅十八井”结构就开始陆陆续续地出现在游人眼前了。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这个院落是
大夫第,叫作“继述堂”,名字取自《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三台拱瑞”的含义有二,一是说天象,三台是指道教信仰中的三台星君;第二是指继述堂面对的三座小山。由此,门联的含义就很容易解释了。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的“诗书力田”。
  走进继述堂,一个个大小厅堂,一个个大小天井。实际上,继述堂的厅和井还不止这个数,大概就是形容多吧。继述堂又称为“一亭公祠”,是一座有作为家族祭祀用的正厅的民居院落,是吴姓家族里的一亭公吴昌同和他的儿子吴引斋等人在1884年开工,1894年建成,耗时十一年。同时吴昌同还想建座祠堂,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基址,所以,就利用继述堂的正厅作为祭祀用,形成了今天的祠堂和民居合用一个宅院的格局。值得一提的是,厅堂旁边的板壁上,还留有当年红军时期的标语。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跟着导游再往前走,眼前是一块空场地,但又有着巨大建筑物的基础。看了说明牌才知道,这就是村口那个“恩荣”牌坊的主人的宅邸,都阃府。。都阃府其实就是都司府,都阃就是官名,吴拔桢是四品武官,村里最大的官了。说明牌上写道:“四品蓝翎吴拔桢府第,焚于1994年。大门门额石刻都阃府,两边饰以龙凤并刻并刻联书。门外旗杆顶衔笔锋,斗竖龙旗,柱纹五爪真龙,是主人文武竞秀象征。1994年距离培田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3年)只有9年,离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也只有12年,好可惜。最值得细看的就只剩下门前外雨坪上用河卵石铺就的“鹿鹤同春”图和远远地相对而立的旗杆了。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容膝居,一个不起眼的小小院落,大夫第的主人吴昌同创办的妇女学馆,是村里专门为女性的教育设立的。容膝大概是说可以促膝交谈说些女性间的悄悄话。体现了当时培田人先进的教育理念,认为女性也可以识字、对妇女进行三从四德、礼仪、工艺、烹调等方面教育,院墙上有“可谈风月”四个字,据说还对妇女进行性知识方面的教育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接下来的衍庆堂建于明朝成化年间(1480年),村中最古老的民居建筑,清乾隆年间又扩建成郭隆公祠,即为吴氏宗祠。衍庆堂名自此形成。衍庆堂的大门并不正对着厅堂,拐一个弯才能见到正面的大厅和大厅对面的戏台。厅堂和戏台之间有一块巨大的河卵石铺就的内雨坪,一侧为"培田古戏台",雨坪左右分别搭建厢房专供女眷看戏,男子们大概就坐在在雨坪上和厅堂里。衍庆堂及戏台是培田村民祭祖的重要活动场所,如果运气好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当地传统戏剧。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官厅,原先也是民居,后来被用作接待
官员之用,大概相当于馆驿吧。官厅建于明朝崇祯年间,由月塘,外雨坪,内雨坪和中厅,后厅等几个部分组成。官厅具有明代建筑三大特色,等级分明,色彩协调和工艺精湛。尤其是厅内的雕花隔扇,一直被住在里面的居民津津乐道,介绍我们去拍照。官厅原来也是著名的官宦人家,门前也有两根大旗杆,后来说是为了拴马,将旗杆移到了最外边,而院门里空留了两处夹旗杆的石柱。
   官厅也是重要的革命历史遗址,1934年,朱德,彭德怀在这里召开过著名的官厅会议以决定红军长征前的最后一些军事事宜。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看到这里预定的回程时间又到了,实际上,培田古民居还有很多可看的院落,无奈时间不够只好匆匆走过,拍些照片,留待以后再来了。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培田古村落(连城六日之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