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桌的“你”(经纬小学24班同学咸阳聚会之三)

(2018-08-10 16:24:25)
分类: 回忆
    应小学同学邀,在陕西咸阳聚会。我们的这个小学当初也算是大院的产物,从托儿所,幼儿园,再到中学都是单位里包办的,称作“子弟学校”。我去得比较晚,算是个插班生吧。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毕业也有五十多年了,加上又是五湖四海地分散,能不经提醒就认得的同学实在不多。 
    一见面便有个王姓女同学认出了我,说是小学四五年级与我同桌。于是,有同学就盯着我们问,是否有借“半块橡皮”的故事?有没有偷看过日记。 
    时隔半个多世纪,从小学到大学经历过许多同桌,到底有过点什么“同桌的故事”,还真的记不起来了。还是女生记性好,她讲起了珠算课打算盘的故事,绘声绘色,真的有了美好的回忆。 
    那时的珠算课有一个简单的指法练习,即将1到100的数目连续做加法,一直加到得出5050的结果,这在算盘珠子上就是上面的挡上相隔一位拨下了一个珠子。 演算过程倒是挺有趣的,右手食指负责下档五个珠子的下,拇指负责下档五个珠子的上,中指负责上档两个珠子的上和下,算盘珠子的忽上忽下的碰撞会发出清脆的声响。当年我用的算盘是珠算名家,我的太外祖留下来的,全套硬紫檀木珠子和格挡,下面还有一张托板,声音格外好听。
    这样就引起了同桌王同学的注意,她也拿去拨弄过几次。
    后来,从小学升入中学,大家都有了新的同桌,算盘的故事也就没有续集了。 
    至于那把可以作为文物保存的算盘,文革中为了避嫌,不被人家说是“收租院”的专用算盘,被母亲雪藏,再加上不断地搬家,再找不到了。 
    一周的聚会游玩结束了,同学们分别时的歌会上,同学们让我俩唱起了《同桌的你》,
    “从前你总是小心,
      问我借半块橡皮,,,,
      啦啦啦啦啦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