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九色甘南景,安多香巴拉-19)

标签:
历史旅游民俗文化艺术 |
分类: 游记(北京,西北篇) |
铁桥上的钢梁明显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五跨平行弦杆贝雷式钢桁架梁,这是光绪年间桥(1909年)梁竣工时的原貌。二是1954年为了增加大桥的承重能力,再加装的钢梁上部的弯拱,据说是将原来的载荷8吨提高到24吨。
仔细地观察桥上的钢梁结构,绝大部分是铆接结构,1954年的附设钢架也是一样的。另外还有一些焊接和螺丝紧固和连接结构,估计是近二十年里做的维护加固处理。
河岸边上还有一座著名的雕塑,叫作黄河母亲。是1984年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所立,如今已经成了兰州在黄河岸边的又一个地标。
次日一早,去了甘肃省博物馆。本来提议去博物馆的起因是因为著名的“铜奔马”,百闻久已,却不得一见。不想除了铜奔马,省博物馆的丰富馆藏,精彩陈设和对甘肃省的整体介绍使人好像是深陷在里面久久不忍离去。假如再次到甘肃,一定要先在省博做一个前导参观才好。
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内成立最早的地方博物馆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9年由庚子赔款返还所建立的甘肃省科学教育馆,1956年更名为甘肃省博物馆。现在的展览大楼共有18个展厅,2006年正式对外开放。
常设的展厅有:“丝绸之路文明展”,“甘肃彩陶展”,“甘肃古生物化石展”,“甘肃佛教艺术展”和“红色甘肃-走向1949”五个。看得我目不暇接,鉴于时间紧迫和参观路线的要求,我只走马观花般地看了其中的三个。
馆藏国宝级文物16件,其中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瓶,灵台西周墓地出土的青铜器,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礼仪》简,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和车马仪仗,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壁画砖,泾川大云寺地宫出土的唐代舍利金棺,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北宋淳化年《报父母恩重经变》绢画和明肃府本《淳化阁帖》等都是它的镇馆之宝。
导游说,兰州牛肉面的讲究是,一清(牛肉清汤),二白(白萝卜块),三红,(红油辣子)四绿,(韭菜丝丝)五黄(有嚼劲的拉面)。
品种有,大宽(两指宽),韭叶(一指宽),二细,三细,毛细。
“中山桥”(始建并竣工于清光绪年间的黄河铁桥,民国时改为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