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卢村的美-(徽州踏青黟县之三)

(2017-04-23 22:32:45)
标签:

历史

旅游

文化

艺术

分类: 游记(江浙沪皖篇)
    从泾县的桃花潭沿S322向南,转道S218走黄山西麓,翻山越出了羊栈岭的山口,眼前豁然开朗。向往中的小山村就要到了。
    卢村,皖南黟县一个临近宏村的小村落,原名雉山村。因为村里有了个财主卢百万,渐渐地被俗称为卢村。

    都说卢村最好看的是它精美的木雕,然而,当你从卢村背后的公路上越出山口,看到它身影的一刹那,心情就为眼前的风光美景所陶醉。
    停车走上公路边的小土坡,登上几级石阶,眼前是几株高大虬劲的枫香树。透过大树的枝衩左右张望,山坡上是一排排刚刚采过新叶的茶树丛。山坡下面种着几畦绿色菜田,要是再早来几天,就会和那些像蜜蜂一样追逐着黄色油菜花的发烧友们不期而遇。目光再向前延伸,山坳里有一片高低错落的黛瓦粉墙,溪水上横跨着几座小桥。恰逢春雨纷纷的节气,抬头向上,四周高高的山峰上青青树丛衬托出白雾蒙蒙。好一幅田园山林的水粉画。
 卢村的美-(徽州踏青黟县之三)
 
图片
 
 
图片
 
图片
 
卢村的美-(徽州踏青黟县之三)

图片
 

    长假刚过,游客寥寥无几,正是古村观光的好时机。从后山开车进村,停车场上空空荡荡,连门票也没人收了。撑起折伞,沿着被雨水浸润的石板路,走进幽深的小巷,急急忙忙走到村口溪边,去看那鼎鼎大名的志诚堂。

图片
 
图片
 
图片
 
    与别处的木雕以梁柱枋檐引人入胜不同,这里的木雕是把重点放在了窗棂门格。这可能是几处院子的主人,为了取悦他那住在这些院落的一房又一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太太们所致。内容无外乎是与福禄寿喜的谐音动植物,也有的是戏文。只可惜“文革”时,戏文中的那些人物的脸面和头颅大部分被人铲去了大半。卢家大太太和二太太居住的志诚堂里有一副抱柱楹联,醒目地挂在太太们的厅里,很有意思,“春雨润木自叶流根,皓月当空若镜临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还有一个物件,过去未曾见过,但却一直提到,就是仰起头才能看到的“天花板”。过去的老屋,一般都是直接可以看到椽子和网砖的斜屋顶,这里则像现代化的楼屋,上面有吊顶,吊顶上绘有图案,这可能就是天花板这个名词的由来。
 
图片
 
图片
 


    村内有一个小院,说是原来的卢家私塾,一排落地木门窗格很有意思,木头雕的是八仙。不经指点,除了精美还真看不出名堂。窗门上的是暗八仙,即是八仙,但又不表现人们所熟悉的那些人物。
    有铁拐李的葫芦,有汉钟离的芭蕉扇,有张果老的鱼鼓,有吕洞宾的宝剑,还有何仙姑的荷花和蓝采和的花篮,韩湘子的笛子和曹国舅的玉板。而下方的门板上就是这些物件所对应的人物。雕刻细腻,寓意深远,令人眼界大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卢村的美-(徽州踏青黟县之三)

卢村的美-(徽州踏青黟县之三)

 
    既然是私塾,就要讲究“梅花香自苦寒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院子天井的边墙上,别出心裁地镶嵌了一块冰裂状的镂空窗,冰裂的上面又点缀了梅花图案。
 
图片
 
    走出这些院落,又有了新的感觉。即使不是这些美丽的木雕,还没有经过大规模的商业改造的卢村,单单这些弯曲狭窄的石板小道,鳞次栉比的门头屋舍,汨汨溪流之上的几架各式梁桥,也是令人流连忘返的美景。缓缓行,慢慢看,很难想象在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擦踵的宏村西递这样出名的村镇里,可以享受这一番中国古典乡村风范的恬静情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轻松游览中,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到了与卢村道别的时候了,驾车驶离了小小的村后停车场,再向既定的目标屏山村前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