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村是皖南歙县治下一个古老的小村。虽然行政上也是一个镇,名气比宏村西递要小很多,许多人还真不知道。不过,许村可不是藏在深山无人识的古老村寨,自隋朝政府征民夫修官道始,它就是地处沟通徽州北上安庆,池州,金陵的古驿道上的锁喉,是歙县乃至徽州路上的重镇。
今天歙县向北的县道X007,走向与古官道大致相同,不过穿过许村后,山势越来越险峻,路宽也窄到只能容一辆小汽车行驶。到了山路都是石阶向上中点,县道另辟坦途,盘山路一直走到山岭深处的茶坦村。古官道历朝历代均有修葺,也是旅游的好去处。
如今许村的山川形胜被称为“临水而建,双龙戏珠,倒水葫芦”,实际上,还需要加上一条,就是这条古官道的咽喉要津。
许村从东汉形成始,历史可追溯久远,尤其是到了明清,村里代有中举入仕的人杰出现,至今留存着很多元、明、清三代的祠堂和民居,石牌坊,砖门坊、亭阁和廊桥,它们无不印证着古村辉煌的过去,为居民们引以为自豪。
造访许村,得益于同行宋导的力荐,得益于轻车简行的优势。四人单车,从黟县县城,由大路转小路,颠簸辗转80余公里,最后走县道X007到达许村村口没有旅游大巴的停车场。
村子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明代和清代的牌坊。进村的路边就是一个小型的贞节牌坊。村口两座是旌表为官清廉的“薇省坊”和皇帝赐封三日婴儿官衔的“三朝典翰坊”,村里大观楼两边有纪念百岁夫妻的“双寿承恩坊”和福建汀州太守的“五马坊”。还有一座据说是徽州最小的牌坊双节坊,未能见识到。
古建中最精彩的是“大宅世家”祠。名字来源为许家祖上因出资助戍边军饷,皇帝题写《大宅世家》,又有历代众多名家题写成石刻法帖,且字迹可辨。
箬岭关是个三条官道的交汇点,向北左面是黄山,右面是绩溪。再远一点,就是连接宣城,直至安庆和江宁,古驿道真长啊。如此,当初的许村也是处在交通要道的咽喉锁钥,怪不得有了如此显赫的家族和建筑。
体验式地沿着大大小小的青石铺就的古道向上走了一段,沿途还真是山清水秀,风景怡人。好一个古道西风,想象中还应该有瘦马。路边的小村就叫茅舍,再和老乡聊上几句,天色就不早了,只好返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