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2016-06-10 00:05:47)
标签:

教育

历史

旅游

文化

军事

分类: 游记(湘川云贵渝篇)

``

 
  镇远,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虽然镇远的名称从宋朝的绍兴元年(1131年)始只有七百多年。可是,它作为古城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79年,楚顷襄王派庄豪率军队由沅江溯舞水驻兵伐夜郎的记录。因此,镇远应该说是名副其实的古城。



 
  
舞阳河(当地按照《辞海》的写法,舞字要加上三点水)东西向横穿过,把古城分成府城和卫城两部分。府城是军政首脑的驻地,卫城则是兵丁们的营盘。府城临水的一面是一个凸出的渚,渚上就是府城鳞次栉比的深色建筑群。河水绕过府城的一面是一个水流缓缓的湾,水面平静,形成了浅色一个凹。合在一起就是一个道家的太极图案。因此,镇远城就被尊为“水陆太极”城。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图片 
 
  

 
  夜宿镇远,就住在舞阳河畔的镇远往事客栈,大门对面隔街是孔庙残存的义路和礼门间补砌的围墙,上面画了一幅导游图。有幸分得了一间邻水的房间,有一个小阳台,上置一几两椅。可以品茗,可以赏景。脚下是静静流淌着的淡绿色舞阳河,水面上有几艘顶着棚的小船游弋,对面是古老卫城的街巷和近年新修铁路。探出阳台左边的隔墙,可见高高在上被统称为青龙洞的一大片依山而筑的古老楼阁。

 

图片

 

图片 

 

 
  晚饭过后,华灯初上,小城风貌被建筑物的轮廓线灯光勾勒出来。中间的河,两岸的楼,水面上的桥孔,桥面上的亭楼。和凤凰古城相比,唯独缺少了那些震耳欲聋的摇滚。
虽然天不作美,下着阵阵雷雨,还是有大量的拍客撑着雨伞,行走在岸边的石板道上,顽强且固执地捕捉着他们心中的大片。

 

图片 

 

 

 

 

 
  镇远古城很大,街道弯曲绵长,加上府城和卫城都有各自的城墙,短短的一天不可能走遍全城。作为匆匆忙忙的游客,只能有重点地浏览颇具军事要塞特色的府城深处。

 
  府城的街巷好有一比,叫做歪门斜道,意思是没有笔直的道路,也没有正对着道路的大门。一个军事堡垒,
采取如此的建筑布局,既考虑了设施的坚固,能利于巷战坚守,又使得院子的内部有着足够的使用空间,独具特色。沿着舞阳河,自东向西排列着四方井巷,复兴巷,仁寿巷和冲子口巷等南北向的弯弯曲曲一路向上的小巷,一直通向山顶的府城城垣。许多商业会馆,大院民居虽然里面经历了改造,不少还保持着原先的风貌。看上去是一个由宽窄不一的石阶步步登高导向的大门,里面却是一个有着广阔空间,可以居高临下俯瞰脚下众多民居的制高点。这些院落的门楣,大多写有暗藏了姓氏郡望,堂号的题字,有些一看便知,有些却百思不得其解。

 

图片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水陆太极镇远城-春游黔湘之十五

  

   
镇远博物馆,一个能够纵观古城发展史的地方。馆址本身就是一座叫作邹公祠的古旧建筑,加上收罗来的各式展品,不仅值得一看,而且应该先看。

 

 

 

 

 

 

 

 

 
  府城高处,有一个宽广的平台,这个以前也许会被称作点兵场的地方布置着一面大鼓,鼓的两边十八般兵器分列,展现出军事要塞的威严。东边一壁粉墙,上书古时的镇远风景名称和解释,有诗云:

 
  “白米倒斗府后坡,松溪夜月永不落;

     
五老山前施号令,二仙传道乐呵呵;

     
燕矶翻转金钱水,香炉岩下白浪多;

     
文德关前云梯路,祝圣桥唱太平歌。”

风景分别为:“龙池映月”,“玄冈九曲”,“燕矶渔唱”,“松溪夜月”,“笔岫晴岚”,“平冒先声”,“五老宾南”,“铁壁三关”,“中河晓钟”。

   
 大鼓后面的墙上镶嵌着风景的浅浮雕。即是怀古图画,又好像是一份旅游说明书。

 

 

 

 

 

 

 


   
舞阳河上几座大桥,沟通着府城和卫城之间的联系。虽然是一色的连续石头拱桥,建筑年代却新旧各异。

 
  沿河还保留着不少码头,有的还有着实际的渡口作用。时间不够,不然乘着古老的渡船,从河面的角度欣赏一下两岸的风光,一定是不错的选择。

   
街上的牌楼,看上去年代并不久远。耸立在府城前的大街上,点缀着古城的街景。


 

 

 

 

 

 

 

 

 

 

 

 

 

 

 

 

   
据导游说,镇远县党委和政府有着全国最小,最简单,最寒碜的大门,几十年来都没有扩建过。外面看看真的如此。不过,在县府大院内的酒店用过中饭后就知道,原来,除了大门以外,院内也有着它豪华的一面。


http://r.photo.store.qq.com/psb?/V13wXqRS2ILdiy/mOpLj9rva3waXjYh3xXywAOg0iLf2k2XIgeOrRtkj0c!/o/dAQBAAAAAAAA&bo=VQOAAkAGsAQFAAU!

 

 
 
镇远古城还有着一处与古城格格不入的“古迹”值得一览,在卫城城垣的旁边,有一个叫作“和平村”的大院,那就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关押日本战俘的“和平村”。虽然历史已经翻过了这一页,比较一下以前到过的许多日据时期关押抗日军民的那些“水牢”,“监狱”,华人的“以德报怨”精神总是有些令人不解。

 

 

 

 

 

 


 
  青龙洞,除了几个面壁修行的浅浅的洞穴以外,其实并不是直接意义上的洞。青龙洞是一个集释道儒为一体的宗教场所。从明朝开始,已经有六百多年了,有点像是晋北恒山的悬空寺。只不过一个是悬挂在半空中,底座就是伸到岩壁里的木梁;一个是紧贴在岩壁上,底座还是有基础位置的。
不过,几乎所有的建筑看上去都不一定有足够的年头,很多是新修的。虽然当地导游不断地强调着楼阁的文物价值,到底还是有很多瑕疵。比如,书法的排序,琴棋书画的图案,都不完美。古人严谨,坦率地说,这些错误都是今人犯的。

 
 
站在青龙洞高耸的楼阁上,是眺望镇远古城的绝佳地点。顺着脚下静静流淌的舞阳河,目光可以一直延伸到古城的尽头。只有在这里,才能体会到人们传说中形容的“水陆太极城”。

 

图片

 

  

 

 

 

 

 

  
 
青龙洞上下来,整理了行装,要和镇远古城道别了。平心而论,这是少数几个没有令人大失所望的古城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