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全境及湘西十二日环游流水账
(2016-05-26 23:13:19)分类: 游记(湘川云贵渝篇) |
2016年3月28日, 周一。
筹备了很久的贵州之行要开始了。团友中大部分是前两次出游的老人,相互间流露出熟识的默契。也有几个显得比较陌生,留给以后的时间吧。
晨九时,无锡出发,11时到禄口机场。飞机晚点,需要等到1440,起飞时间从原来的1355改到1440。
空中飞行2小时,飞机平稳地降落在铜仁凤凰机场的跑道上。机场小而简陋,与20多年前的无锡机场相似。新的航站楼还只是一个被围挡遮掩着的建筑工地。围挡上露出一片钢架结构的屋顶显示出它美丽的未来。
不过,小有小的好处,刚下了舷梯,走到航站楼,行李就跟着到了。出站口和停车场只隔着一条窄窄的过道,十分钟时间,就在康辉地接的任导游的指引下上了将要陪伴我们十几天的大巴车。
下午五点,开始去梵净山景区边上的酒店,路上要开车2小时。
总是说贵州的路很颠簸,做好了准备。实践下来,其实不然。新修的高速公路等级高,且车辆少。只是按规定限速80公里/小时,车行速度较慢,这是事先未曾计划到的。而且,后续的行程都将是一样的了。
到了景区附近,先吃晚饭。梵净山大饭店。七点后到住宿酒店,天福大酒店。名义上都“大”,实际都一般。
酒店就坐落在景。早点安歇,等着“鸡鸣早看天”,梵净山的日出要六点半。
景区大门外一条新建的小街上。入夜,小街边店铺的招牌都亮了起来。看着热闹,实际很冷清,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
2016年3月29日,周二。
7点半早餐,8点钟步行到景区大门口。景区门票买了40分钟,既没有大量游客排队,又没有别的团队。这可能是我遇到的最慢门票出票速度了。小导游首当其冲受到团友的责问。没想到任导游也是一肚子怨气,是景区的服务太差了,还是我们的证件有问题?
原来,园区没有身份证等有着数字编号的证件的扫码读入的查验设备,各类不同年龄段的证件都要用手工的办法输入。
梵净山景区很大,导游图上只标出了上山索道的上站台,山门到那里还要一个小时的时间。进山时天空就飘着些小雨,当园区交通车开了半个小时到达索道下站时,雨滴就有点淅淅沥沥的声响了。
继续乘缆车向上,窗外白茫茫一片。仅仅能看见对面相向而来的轿箱和它顶上的系缆。
梵净山的主要景点大致可分为旧金顶,新金顶和蘑菇石三大区域。蘑菇石是离缆车上站最近的。沿着木栈道向上经过四个有斜屋顶的休息平台,半个小时即可登临。
蘑菇石,万卷书,拜官印等是几块象形的层积岩巨大石头,矗立在海拔两千三百多米的山顶。虽然在大雾中失去了山谷下绿色植被的衬托,还是突兀出伟岸的身姿。
假如天好,站在蘑菇石所在的山顶向上眺望,我们是可以看到对面的新金顶的山容的,现在都淹没在茫茫雾海之中,无缘得见。至于我最早认知梵净山时看到的两座离得很近的山峰,中间有铁链相连的老金顶,则更是连方位都搞不清楚了。
午饭后,乘车向遵义。从梵净山所在的江口到遵义有两百多公里,大巴车在杭瑞高速公路上开了近4个小时。
遵义是贵州省第二大城市,汽车18点到达市区时,道路已经有些拥挤。晚饭在一家乡下风味的饭店用,顺便看了饭店近处的“遵义会议旧址纪念馆”。
夜宿皇冠假日大酒店,老名字,老装修,老设施。挂牌四星,最末的一颗不知怎的,被人挖了。现在声称准三星。进房间后发现两盏灯不亮,找了服务员,说是马上来修。等了好久,只听扶梯响,不见人下来。好容易来了个电工师傅,又说客房没有及时报修,折腾了半个小时。看来,我们住的这间客房已经空了很久了。房间好大,位于走廊的尽头。热水要放很久才会来。所谓好久,不是五分钟,而是半小时。
2016年3月30日,周三。
早饭是到隔了六七个门面的牛肉面店,品种多,质量好,就是地方挤了点。
海龙囤就在遵义,离市区30公里。又有高速公路前往,不解的是,导游居然说要开车近两小时。实际上,完全正确。当地去年七月由海龙囤联合其它两个土司城堡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十月份正式开园,道路就成了瓶颈。即使原先的国道也无法畅通无阻。所以,正在紧张修路,大巴要从村子里绕弯。司机是第一次走,不得已再找了他的当地朋友带路。如此,真的开了两个小时。
一进园区就发现,正如先前做过的功课一样,当年杨家的播州土司持续了唐宋元明好几个朝代的老根据地真的是个易守难攻的所在。规模大不说,上山的道路陡峭也不说,就是走了今人修建的降低了坡度的木栈道上,想要走遍核心地带,没有一个整天的功夫也是不可能的。
跟着景区导游姑娘引人入胜的解说词,耗费了大量的体力,好不容易才沿着当年进山的道路,走了好几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走到了发掘整修过的新王宫遗址。
领略了海龙囤的原理上和柬埔寨的吴哥古迹很相似的断壁残垣,急匆匆比预计时间晚了一小时返回到山脚。
两点半结束在海龙屯边上的河边山庄的午餐,过省会贵阳而不入,大巴一口气从遵义开到安顺市镇宁县的黄果树瀑布景区的大门口。
在当地的夜郎大酒店用了晚餐。入住合源大酒店。一进房间,眼前一亮,这是四星级的设施啊,比昨晚的好过多多。赶紧乘未打乱房间之前,先让照相机享受了一下。
夜里,再去街上走走。看来景区外还没有进入旺季,主要街道上比较冷清。明亮的灯光下没见着几个游人,预示着明天游览的好兆头。
2016年3月31日,周四。
清早,在酒店早餐毕。步行至景区观光车入口。观光车站离景区还有不少的路程 ,开了好久。
第一个景点是陡坡塘瀑布,枯水季节,水量不大。瀑布在巨大的石岩上分散淌下,比看不到背景石头的丰水期瀑布多了几分妩媚。
再到天星桥景区,除了一个小小的马尾瀑布之外,看不到高程的落水。主要的景致都在形状各异的石块里。与桂林的石林有些类似,但是,多出来的潺潺流水,凸显出它的灵动特点。
午饭在景区的黔黔酒家。饭后正式地玩黄菓树大瀑布。先乘电动扶梯下降约100米到山谷底,再沿着白水河岸向瀑布方向走去。转过一个山嘴,远远地看到瀑布之水高高地泄下。可惜水量不大,瀑布前既听不到震耳欲聋的声响,也看不到像帷幕一样的水流。然而,水量小自有小的优点,从高处泄下来的水,弯弯转转,顺着山势时断时续地流淌,犹如一条条虚实缥缈的白练披在山石上。
黄菓树瀑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由瀑布背后的山洞里,走到山崖上去近距离欣赏和体验瀑布之水的冲击,大家花了近两个小时才有了一番体验。
临近下午3点,走出景区,登上早已等候的旅游车,继续新的游程,向兴义进发。
黄菓树瀑布到兴义,途中先是经过位于安顺市镇宁、关岭两县交界处的坝陵河特大桥。这座桥桥长1564米、主跨1088米、最高桥墩202米、桥面高度370多米,目前是亚洲钢架加劲梁悬索公路桥中最大的桥梁。接着要经过滇黔公路上著名的抗日战争遗迹,廿四道拐。原以为师傅会将大巴车开到观景台让大家拍拍照就可以了。没想到司机张师傅将39座的大巴车驶离高速公路,沿着老公路从谷底将车一直开到了山顶,让我们来了个24道拐实车亲历。从第一道拐的里程碑开始数起,大家一次次数到了第24道拐。好不容易开到了终点,师傅停车到路边,大家好像十几个小时连续飞行的长途飞机在目的地安全降落一样,向师傅报以热烈的掌声。
到了黔西南州兴义市,在茗木轩茶馆晚饭。店里到处都是古董,也不知真假。夜宿黔山酒店,看门面蛮气派的,一个好大的院子。住着也是真不错。
2016年4月1日,周五。
兴义市的马铃河峡谷,就在市区边上。景区的美景对我这几年形成的大多数“大峡谷”的概念是一个颠覆。谷深,水清,植被茂密,瀑布众多。简直有点像江南园林移步换景的模样。感觉上比没有多少水的黄菓树瀑布还要有看头。
午饭后,继续游览万峰林景区。万峰林分东西两个科斯特地貌的区域,游览的应该只是西面的。说万峰,实际上是许多圆锥体的石灰岩小山包,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两边更加高耸的山体之间。谷底的平地上,耕田和农舍交错,形成了美丽的风景。
游览的形式很特别,游客不用走路,都乘坐敞开的篷车。车子先在高处的沿山道上行驶,游客边看景边行路。每到一个值得游客拍摄照片的地点,车子都会停在路边,让游客们尽情地拍摄。到了车道的尽头,汽车又转到低处的公路上,在游客们刚刚作为拍摄对象的耕田和村庄里穿行,来一个名副其实的“人在画中游”。
黔西南旅游,看好万峰林,同游的朋友告知,附近有个万峰湖景色更好,已经到了边上,不去可惜。于是,有人建议贵州导游增加项目前往。
万峰湖离西万峰林40公里,导游和司机要收正常线路以外的油耗和劳务。加上门票和湖上的游船的费用,有点价格不菲,不过大家都认可了。于是,调转车头前往。红椿船码头很快就到了,原来司机车技娴熟,走了近路,从盘山公路上翻山越岭,时间省了近一个小时。
上船后,两层甲板的大船只有我们30个乘客,有点浪费。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这样的大船,这是船老板为了推销他的船菜而准备的。
舟行水上,才发现,这万峰湖好像是个和浙江千岛湖,安徽太平湖一样的由水库大坝截流,拦河蓄水造出来的人工湖。怪不得导游说它是中国的第五大淡水湖,而我却对它没有印象。
船在狭窄的河道里向前,两边都是植被良好的山崖。近水面的一段,由于蓄水位高时会被淹没,石灰岩的质地又容易被水侵蚀,出现了约两米高的表面裸露,奇形怪状的岩石,成了船家叙述各种牵强附会的故事的依托。
绕过了几个山嘴,心中盼望着的宽阔湖面却始终没有出现。反倒是水深逐渐变浅,水面也变得狭窄,船也行到了折返点。
急忙打开手机上的地图,收到了GPS定位。对照着方位分析,原来刚才我们的船一直是往河道上游行驶,现在到了水位最浅的河源。水库的大坝远在几十公里以外的天生桥。希望中的大湖根本不可能出现。
赶紧问了身边的小导游,他的解释倒也简单,这里是黔桂滇三省交界之地,下游是外省区的地界了,水域不在贵州省境内,不是游船游览的航线。而团友是从云南的罗平拍完了油菜花由陆路去的,她到过的万峰湖则是在云南境内的另外一条河谷。虽然广告都是用的同一张景点照片,山形水势各不相同。是我们事先没有做好功课,倒也怨不得别人。今天是愚人节,玩笑开得有些大。
夜宿安顺,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可惜白天游览太累,胡乱吃了点小吃,早些睡了。
2016年4月2日,周六。
今天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上午由安顺出发,到了天龙屯堡,一个自明初由江浙皖汉人到贵州来戍边屯垦,一直保持汉族民俗至今的村子。
先是屯堡博物馆,不少在江南已经消失了的汉族习俗展览,然后是一大篇中央政权屯兵戍边的功绩和感慨。感觉上后来的新疆建设兵团和离我们更近的知青上山下乡也颇有相似之处。
接着是屯堡民居的实物,不少还在使用中。进了一家居民的大门,内遇一老妪。攀谈一番,竟是祖上从南京迁来的老乡。她的子女都在城里工作,她自己也只在老房子里断断续续地住。过不久,又要去城里了。讲到房子居住的延续,讲了一段老故事。土改后,村里的不少房子分给了村外的苗民,没多久,由于生活习俗的不同,他们又搬出去了。
忽然,恬静的村寨气氛被一帮拍电影的搅得乱七八糟,有扮土匪的,有扮红军的,也有扮老乡的。墙上的指路牌匾被拆下来,古老的石板小路上洒了斑斑点点的假血跡。加上剧组人员比以上三拨更加凶狠的胡喊,实拍时效果的震耳欲聋的声响效果,一时间搞得乌烟瘴气,比真的土匪更甚。
好心情被搅乱,胡乱拍了几张照片就走了出来。上车向贵阳进发,去看仰慕已久的甲秀楼。
车行至离贵阳还有几十公里的路上,小长假特有的高速堵车和追尾事故也在贵阳开演了。接连几起事故堵得公路无法通行,原定先看甲秀楼,再吃午饭的计划只好倒了过来。
午饭在一间由旧厂房改造的创意园,菜不错,米比较硬。口味还行。
甲秀楼,总算看到了她的真容。依仗着一副清人的长联成了名楼的建筑坐落在河里的巨石基座上,原来的鹤立鸡群形态已经在像雨后春笋一样相竞拔高的众多后来者的衬托下成了“鸡立鹤群”。有点大失所望。
赶紧走到楼前,去欣赏那副著名的模仿大观楼的形制一半讲历史,一半讲地理的楹联。
不像大观楼的那副是清人原版,这一副已经是八十年代修葺时的修正版了。还好,两边挂着黄色木制的说明牌,讲述着改写对联的原委。正好任导游上来介绍名联,讲了它的长长二百余言的长联记录。于是,与他讨论了一番他们熟练背诵,照本宣科的导游书上的谬误,不觉又多了几句。
为了提防道路的拥挤,草草看过名楼,匆匆上车赶路,直向荔波县驶去。争取19点前能够到达晚饭地点。
晚饭的酒店叫做“瑶山农家土菜馆”,就在小七孔景区门口不远。菜饭都好,一致认为明天还要去吃午饭。
住宿酒店在荔波县里,饭后又继续向南半小时才到。
大鹏商务酒店坐落在城区中心,条件不错。隔了一个街面是个街口立有一个小吃大牌坊的小吃街。虽然,晚八点还没到生意红火的时间,但毕竟旅游热点城市,又靠近桂林,比安顺的夜市热闹多了。
是夜无话。
2016年4月3日,周日。
清晨天阴,为了避开城里来的小长假拥挤客流,比以往早起了半个小时,8点就到了著名景区小七孔桥的大门前。没有别人的旅游车,也没有几辆自驾车。幸运的是,天气也开始转向多云。
早就听说荔波的大小七孔景区,原以为是以两座景观桥为主的游览区,慕名而来大多只是为了古桥。实地看过游览图才知道,两座古桥只是个景区名称的由来而已,实际上,风景都在古桥所横跨的漳江两岸,或青山,或绿水,或瀑布垂呈,或深潭平静,或曲径通幽,或石桥横跨。景区由东至西,沿着江水,蜿蜒十数公里。借助游览公交车,走了许多景点,跑在城里来的大量游人的前面,行走在溪水之上,呼吸着号称是全国负氧离子密度最大的空气,一时间犹如身在仙境之中一般。
正午时分,游人渐稠,嘈杂的人声盖过了汨汨的水流声,恰好我们已行进到了预定终点小七孔桥附近。正好出园午餐,再走下午的行程。
驱车四小时,从江县的高速出口到了肇兴镇,一个有名的侗寨。侗寨也学到了新的经营方法,离寨子四五公里就建了一道极具民族特色且气派的大门,用以收取外来游客的入场券。
进了大门。还要乘一段小交通,然后入住民俗酒店“那时花开”。由于预先联系的住处房间不够,我们四对只好拖着沉重行李,步行几百米到另一酒店“古月客栈”。辛苦了老程夫妇,腿脚不便,还要登上二楼。
晚饭等了好久才有,食客太多,老板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只好自我服务,不然还要多等。
晚饭后,鼓楼边的场上有民族歌舞表演。早就听说侗族人的无伴奏和声“侗族大歌”好听,匆匆赶去观摩。不料天雨,扫了大家的兴。只好早睡,等着明晨天亮了。
2016年4月4日,周一。
东方欲晓,早起看侗寨。肇兴侗寨的格局是从山脚下开始,村寨的建筑沿着一条小河的两岸展开。寨子里的族群称之为“团”,按仁,义,礼,智,信五字共有五团。每个团都有自己的议事公共场所,即鼓楼。鼓楼附近,配套有风雨桥和戏台。鼓楼和风雨桥在1980年代都有过修葺,建筑的总工程师称作“墨师”,可能是木建筑放墨线制作的意思。与小河平行,有一条大街,店铺众多,人气兴旺类似湘西的凤凰城,估计都是近时所建的了。
侗族大歌,闻名遐迩。寨子里的歌舞表演,早晚各一次。昨晚被大雨浇了,今天的不能错过。一共一个小时,以祭祀艺人的先师开场,中间有和声美妙的侗族大歌,凶狠彪悍的棍棒武术,温情似水的姑娘弹唱,和观众互动的招亲赠物。又以全场上下一起牵手,围着虚拟的火塘欢歌起舞结束。
告别肇兴侗寨,大巴车从贵州的黎平县到湖南的通道县境开了一下午的山路,虽然是国道,省道,最差也是县道。
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向向往中的迴龙古桥。30公里的路开了近两个小时,好容易才看到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古桥在山脚下。绕了好久到了谷底,又发现迴龙桥还在前面。
总算到了迴龙桥,一座侗族人建筑的风雨桥。站在桥边,仔细一看,果然气度不凡。三孔木桥建在石头桥墩上,一孔跨度较大,是以前在浙江山里见到过的伸臂木拱,带有两边的白色护板,另外两孔跨度较小,是一组粗大的圆木做成的横梁,有点奇怪。
桥面上像楼房一样,三座高高的塔楼,矗立在两端和那个伸臂木拱和梁式桥的桥墩上方。塔楼之间平脊挑檐的廊。廊的一面是木板壁,另一面是连续架在矮木栏上的开放窗格。可惜喜欢摆pose的团友并无暇做个凭栏远眺状。
屋脊下面,全部木制梁枋,一眼望不到头。桥面道路,凸向迎着水的一面,略有弯曲,别走一番趣味。板壁的一侧,坐落着三间对开门的厅室,里面各有一座供台,不知是供奉何方神明。
整座桥梁,据说原本是全木结构,民初修葺以石筑桥墩替代了木构。所以除了石头就是木头,没有用过一寸铁钉。
赶路太久,天色已晚,还有狭窄的山路,只好依依不舍地上车离去。
夜宿通道县,一个以红军长征时路过而被我知晓地名的怀化市属县。通道是贫困县,可是亮化工程做得绝佳。入夜,城市中的双江上一连几座风雨桥都亮起来了,轮廓灯,泛光灯,加上市政照明灯,热闹极了。晚饭后,急忙出去欣赏夜景,直到灯熄才回。
2016年4月5日,周二。
由于旅途遥远,没有考虑到大巴的限速,原先选定的芭莎苗寨(最后的枪手部落)和着装奇特的白裤瑶(神奇的两片瑶)的瑶寨都无法去了,今天的寨子仍旧是一个侗寨。也罢,就将别的民族的村寨留到下次吧。
一早起床去芋头侗寨,一个获得首批中国最美乡村之一的景观村落。和昨天看到的侗寨不同,它是沿着山形逐级向上建筑的错落有致的风景。由于有着实际的村民居住生活,显得生气勃勃。
村里的侗族村民比较好客,即是不购买他们的土产也会和游客交谈。在一个叫做太和鼓楼的火塘边,坐在长凳上和两男一女三位老者聊了一阵。后来说起了他们的祖居地,意外地被告知,他们这一族居然是江西泰和迁来的客家。时间长了就同化成了侗族。这还不算奇,据他们说一些苗家也是一样的。
湖南洪江县的古商城,由于1990年代县治从原来的洪江县迁到了黔阳,原来水路交通十分便利的古城,陆路交通有些不便。在午饭后汽车开了四个小时才到达。
住在古商城边上的江景宾馆,开窗即是沅江水畔。
不过先安排住宿显然是一个错误,耽误了参观洪江古商城的时间。导游在离偌大的商城闭馆前一个小时才把我们领到入口,时间不够,景区又不能延时到第二天继续。所以只好明日请早。
2016年4月6日,周三。
洪江古商城,一个比平遥古城更有古商城味道的地方。门口买票多用了近一个小时,后面的参观则大喜过望。水路运输的商城和陆路运输的商城有着很大的不同,众多的码头,狭窄的街巷,高深的窨子楼,百姓的商行,政府的衙门,厘金局,为商人服务的钱庄,报馆,烟馆,戏台和青楼保存得十分完好。为了吸引看客,都有实景中的真人作秀。生意如何做,厘金如何收,新闻如何写编,戏院如何唱做。甚至连烟馆青楼都有着令人发笑的对话表演。
游览耗时太多,黔阳城又只好放弃。昨晚和酒店的年轻老板娘聊了很久的高大古朴的芙蓉楼也无福得见了。车过新晃,又回到了贵州。
镇远,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舞阳河(舞字要加三点水)东西向横穿过,把整个城分成府城和卫城两部分。府城是首脑的驻地,卫城也是兵丁们的营盘。
主要可供参观的景点还有,抗战时中国最大的和平村,用于关押600多日本战俘,府城步行街,两边都是徽派建筑,一看就是新搞的。青龙洞(是个600多年的古建筑群)。实际并不是洞,而是道家的“福地洞天”。说是道家,也不尽然,释道儒三教都有。明天看了就知道了。
夜宿镇远,就在舞阳河畔的镇远往事客栈。有幸得到了一间邻水的房间,有一个小阳台,一几两椅。可以品茗,可以赏景。脚下是静静流淌着的淡绿色河水,几艘顶着棚的小船在水面游弋。对面是古老卫城的街巷和近年新修铁路。探出阳台的隔墙,左面可见高高在上被统称为青龙洞的一大片依山而筑的古老楼阁。
晚饭后,华灯初上,小城的风貌被建筑物的轮廓线灯光勾勒出来。中间的水,两岸的屋,河上的桥孔,桥上的亭楼。和凤凰古城相比,唯独缺少了那些震耳欲聋的摇滚。
虽然天不作美,下着阵阵雷雨,还是有大量的拍客撑着雨伞,行走在岸边的石板道上,顽强且固执地捕捉着他们心中的大片。
2016年4月7日,周四。
街巷特色,叫做歪门邪道。实际上就是古城的特点,因为镇远是一个军事堡垒,需要考虑设施的坚固,能利于巷战坚守。许多商业会馆还是保持着原来的面目,虽然里面经历了不少改造。
青龙洞,除了有几个面壁修行的浅浅的洞穴在,其实并不是直接意义上的洞。
青龙洞是一个集释道儒为一体的宗教场所。从明朝开始,已经有六百多年了,有点像是晋北恒山的悬空寺。只不过一个是悬挂在半空中,底座就是伸到岩壁里的木梁;一个是紧贴在岩壁上,底座还是有基础位置的。不过,几乎所有的建筑看上去都不一定有足够的年头,很多是新修的。虽然地导不断地强调有文物价值,到底还是有很多瑕疵。比如,书法的排序,琴棋书画的图案,都有些问题。古人严谨,坦率地说,这些错误都是今人犯的。
结束镇远古城的游览,乘车返回铜仁,一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过渡点。
夜宿铜仁,很晚才睡。与任导一起忙了很长时间的全程的门票和小交通的汇总。假如每天都有一个告示,应该很省力。10天的旅行,近20处地点,整个贵州除了毕节和六盘水两个地市未去,加上湖南的通道和洪江两县,有老年半票的,有高龄免票的,有持残疾证的,有持某些景点不认的残疾证的。林林总总,复杂过头。导游年青,搞了好几张纸表,我年迈,借助了便携电脑。直搞到9点多才清楚。窗外的铜仁市区是个啥样子,全然不知。
2016年4月8日,周五。
晨6时,醒了。十二天的贵州,湖南的走马观花接近尾声。这一程,先从梵净山的礼佛开始,再到海龙囤的访古,接着是对几个贵州名片式的山水风景的探幽,再加上在少数民族村寨的猎奇和古商城,古城堡的寻访。路线长,时间长,体力消耗也大,可是更有益的是旅游的收获也颇多。
乘车到了铜仁机场,走进那来时就感到简陋的候机楼,归家的急切感悠然而生。看到因禄口机场大雾延时起飞的东航班机姗姗来迟的身影,就好像已经到家了一样。
东航的支线飞机也不错,虽然延误一小时,飞行时间准点,起降平稳,安全。
到了禄口机场,有辆大巴来接。16点,回到无锡。贵州之旅顺利结束,熟悉了的团友们又是一番依依惜别,期待着以后的再次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