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尧庙一瞥 - 山西游之十六

(2015-11-21 14:28:18)
标签:

文化

历史

旅游

祭祖

杂谈

分类: 游记(晋冀鲁豫鄂篇)
   尧庙在临汾,上古传说中的舜尧禹汤之尧帝是也。其实,山西要做文明始祖的大文章倒也有得是题材,不必非在洪洞大槐树上多折腾,充其量也不过只是个明朝的故事,五百年历史而已。
    尧庙景区是一个传承有绪的地方,一进大门,光是地上的道路就有着厚重的历史感。可惜,最重要的尧殿,即广运殿,在1997年被一场大火烧了个精光,现在的这座是2002年落成的重建。大殿失火,殃及门前的古树,树枝朝建筑的一边全成了黑色的碳化物。按说已经到了十分重视消防工作的年代,管理当局把失火的原因归咎于歹徒破坏,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所幸除了尧殿,元明清三代的古代建筑还有很多,值得一看。

    1,尧庙宫门,大门前一个泮池,三座石桥。
 
尧庙一瞥 <wbr>- <wbr>山西游之十六
尧庙一瞥 <wbr>- <wbr>山西游之十六
尧庙一瞥 <wbr>- <wbr>山西游之十六

         2,仪门,按说不应该是一个牌楼,可是说明牌上如是说。门额匾上题字是“文明始祖”。仪门后面一座大殿,不知是何说法。门前一个屏风,大写一个“根”字。楹联是
    “进尧庙躬身寻根天地润;出宫门回首念祖日月长
”,当是新联。

尧庙一瞥 <wbr>- <wbr>山西游之十六

 
     3, 五凤楼,“五凤楼”始建于唐,历代多有修葺,现在这座带有明清建筑风格。是幸存的文物级古建之一。亦称“光天阁”,纪念帝尧和他的四个大臣的功德,光天下之明,昭万民之福。五凤楼有一抱柱元代遗留的下联,由此求上联,“王春正始放怀舜日尧天”。据说一直没有人对得上。实际上,这可能是一条无解联,你看,舜日尧天都用上了,难道还有比这个更加靠前的事情吗?
 
尧庙一瞥 <wbr>- <wbr>山西游之十六

     4,广运殿,是尧庙的正殿,这是2002年落成的新建。殿前有一眼尧井,应该也是同时的构建。象征着从尧帝开始,中华民族走上了以农耕为主的生活道路。场上四棵饱经沧桑的古柏,西侧为“柏抑楸”和“柏抱槐”,即柏树中又长出一棵楸树和槐树。东侧为“鸣鹿柏”和“夜笑柏”。可惜被广运殿的大火烧得几乎枯焦。
    广运殿是帝尧召见群臣的殿堂。正中是尧的铜像,尧帝
姓伊祁,名放勋,13岁被封到陶地任职,15岁被封到唐地为唐侯,16岁被推为首领,在位90年,他定都平阳,划定九州;钦定历法,广凿水井,推进农耕;实行禅让,首开民主政治之先河;教化民众,协和万邦,创尧天舜日之盛世。两边是四位大臣的铜象,四岳,掌管山岳祭祀;后稷,掌管农业;羲和,天文学家,掌管历法;皋陶,掌管刑律。

 
尧庙一瞥 <wbr>- <wbr>山西游之十六
尧庙一瞥 <wbr>- <wbr>山西游之十六
尧庙一瞥 <wbr>- <wbr>山西游之十六
尧庙一瞥 <wbr>- <wbr>山西游之十六
尧庙一瞥 <wbr>- <wbr>山西游之十六
 
    5,寝宫,五楹平脊的一座房子。
 
尧庙一瞥 <wbr>- <wbr>山西游之十六

         6,祭祖殿,里面设置了中国人姓氏的溯源陈列,也售卖不少小册子,讲解各个姓氏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比大槐树仅有姓氏牌位好了很多。这里有不少可以寻根的表格,由《舜尧禹后裔姓氏谱系》和《舜尧禹辅臣后裔姓氏谱系》,使得中国汉族姓氏得姓和分支有了个大致说明。
      7,返回时路过西边的鼓楼,鼓楼中有两面大鼓,一面大的叫作“中华帝尧鼓”。据说是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直径达到3.11米。擂小鼓可致大鼓震响。每次收费一元,价格倒也公道。于是,几个团友纷纷交钱擂响小鼓,听得大鼓振动。
 尧庙一瞥 <wbr>- <wbr>山西游之十六
尧庙一瞥 <wbr>- <wbr>山西游之十六
尧庙一瞥 <wbr>- <wbr>山西游之十六
尧庙一瞥 <wbr>- <wbr>山西游之十六



    到此,尧庙参观结束。上车赶路去吉县,参观盼望已久的黄河壶口瀑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