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五日游之流水账
(2015-06-02 12:03:25)
标签:
文化问道历史旅游 |
分类: 游记(晋冀鲁豫鄂篇) |
接到乐龄人俱乐部湖北五日游的出发通知,提前一天回到无锡,匆匆打点了行装,27日登上了西去的动车。
下午两点到武汉。武汉康辉安排了即兴节目,参观湖北省博物馆。到底是楚国的底子,很令人震撼。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曾侯乙编钟了。这可是原装的实物啊。青铜器物美不胜收,各类乐器从金,从石,从木,从革,讲解的小陈如数家珍,听得过瘾,记得不详,功课太多了。
康辉的公司驻地就在武汉大学对面,乘着带队的康辉老总们会晤的机会,又去武大校园走走,虽然没有樱花,民国时期国立武汉大学的影子还是看了个大概。好在不是第一次,以前到过的地方还可以在回忆中重游。
28日,大家游黄鹤楼。目前的黄鹤楼是1984年重修的,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历史了。当年到湖南公干,多次路过并且几乎是在铁路上看着它长高。三十年的建筑,好像壮士暮年,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到了非修葺不可的时间。
武昌首义广场和红楼(纪念馆),很多当年的文物,很多面当年的旗帜。首义不仅仅是改朝换代,也不仅仅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更重要的意义是使中国走上实现共和道路的起点。使封建皇帝和封建制度的复辟成了大逆不道的东西。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武昌首义是中华民族提出共和的第一次,是推翻皇帝统治的第一次,是迈向共和的第一次。基于这一点,首义广场和首义纪念馆的文物和人物有着让国人肃然起敬的理由。像法国的几个共和国排列一样,从理论上讲,现在的共和国应该是第二共和国。尽管它比已经被人民推翻的那个叫作“中华民国”的共和国要伟大得多。
午饭后,从武汉到襄阳,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开了四个小时。一路向西北,先是江汉平原,再是有些小坡的丘陵,接着又是平原。天上下着些小雨,空气渐渐地变得清新起来。司机听到我们之间讲的乡音土语,讲起他曾经在无锡新区开接送工人的班车多年,今年才回家乡工作,不由地陡增了几分亲近感。
车到襄阳东,小陈导游与地陪联系,过而不入,走了襄阳绕城,从西面下高速到樊城区。襄阳先前叫过襄樊,实际上由隔汉水相对的襄城和樊城两座城市组成。占地面积好大,横跨汉水,历史悠久,但又不失现代风格。
29日上午游览襄阳古城墙,米家祠堂,襄王府,绿照墙。下午隆中找找卧龙先生躬耕南阳的感觉。先是米公祠,再看襄阳古城墙,又到明代襄简王府看了全国最精彩的三座九龙影壁之一,绿影壁。(其它两座是大同九龙壁和北京九龙壁,我先前都观赏过)。
午饭后,去了古隆中。看着牌坊,草庐和三顾堂,发出感慨,古人高风亮节,今人多有不及。接着,继续乘车去往武当山,夜宿武当山玄武大酒店。酒店在武当山镇区,就是当年修建武当山道观的30万工匠民役宿营的老营旧址。晚上乘兴外出闲逛,好像比襄阳的夜景还要热闹。不禁想起了在文学作品中流传着的翠花楼里住着的烟花。
30日,武当问道,走着最省力的路。汽车到景区大门,景区交通车到缆车下站。缆车上站到金顶才是考验体力的地方。想想几十年前从岱宗坊出发登南天门经天街,直到泰山之巅,全靠自己的两条腿,不提当年了罢。
花了近两个小时的景区环保车,登山索道,在人潮拥挤的蹬道石阶上努力了半个多小时,总算从“紫金城”的边门上山,登上了金顶。
武当金顶,果然美景。天柱峰是山的绝顶,四面山峰都向着金顶的方向,有一说法,叫作万峰来朝。人文与自然结合,历史接现实传承。从永乐朝开始至今,六百余年的风霜雷电,金殿还是熠熠生辉。今天的人,汽车加缆车,基本上到了近在咫尺的地方,几个陡坡路,九个连登道,三百多石阶,爬得气喘吁吁。而古人却要靠人拉肩扛,从几十里外千余米低的老营,将在北京预制好的由水路运抵老营的黄铜构件运到山顶上的台基上,拼装成金殿。令人折服。可惜金顶游人摩肩擦踵,不及眷顾金殿太多。逗留在金顶的时间恐怕不及爬山时间十之一二。
下午,太子坡,紫霄宫,南岩宫。都是道教著名宫观。太子坡缓,紫霄宫平,南岩宫的路则是一半上山,一半下山。然后又原路返回。路途辛苦加倍。不过,其中一半是当年修就的古道,又看到了电视片上的龙头香炉。焚烧龙头香的小香炉,正对着金顶上的金殿,非经道家的指点,只知道险峻,而不知道精妙。古人在近八百年前就有如此的布局,作为后人惊讶不已。望着香炉对面的天柱峰上的金殿,不由得虔诚地拱手行礼,真的不虚此行。
31日清晨,早饭后乘车离开武当山向武汉进发,即将完成鄂西北之旅。路上问导游,都说“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武当山来过了,怎么没有看到太极湖?导游小陈笑着答道,太极湖就是丹江口水库的一部分。原来,太极湖只是一个名字,古人修道,原与这个太极湖无关。湖水要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会有。由此,道家养生,没有太极湖亦可。
武汉午餐后,乘车回到汉口火车站,候车返锡。乘机又游走了一番新火车站。
晚八时许,动车到了无锡站,下车后按照熟悉的道路上上下下,左右环绕,拖着行李走到社会车辆停车场,等到了妻驾车来接,结束了五日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