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塘老叟mole1952
石塘老叟mole1952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575
  • 关注人气:1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世博会流水账(7)-(原创)

(2015-05-15 22:46:55)
标签:

教育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游记(江浙沪皖篇)

    排了不太长的队,进得荷兰馆参观。首先让我感兴趣的是荷兰瓷器,数十年前就在上海姨母家里见识过荷兰的沙滤水陶瓷具,这里看到的更加精美了。

上海世博会流水账(7)-(原创)
    这个大家伙其实是一架自动音乐演奏机,在计算机技术还没有发明时,荷兰人就是用这个机器来模拟演奏管风琴的。它有很多条按照音乐的节律打好孔的带子,当鼓风机的风像风琴的风吹过那些孔洞再到共鸣管发声时,美妙的音乐就听到了。据说,这就是早期计算机使用的打孔纸带的雏形。

上海世博会流水账(7)-(原创)
上海世博会流水账(7)-(原创)
上海世博会流水账(7)-(原创)
上海世博会流水账(7)-(原创)
上海世博会流水账(7)-(原创)


 

    排了好久的队,进入法国馆。都说法国馆没有高科技,但是,我却不这样认为。人家把一个博物馆了的镇馆之宝都搬来了,就是在法国也不能一次性看到的。

上海世博会流水账(7)-(原创)
上海世博会流水账(7)-(原创)
上海世博会流水账(7)-(原创)

    走过喷泉大厅,沿着坡道向上,一阵烘焙香味扑鼻而来,好像置身于法国餐馆之中。隔着窗口,看到了法国烹调大师的精彩表演。

上海世博会流水账(7)-(原创)
上海世博会流水账(7)-(原创)


    听说过大雕塑家罗丹的大名,可是亲眼看到他的成名作“青铜时代”的就很难了。如此贴近,没有令人尴尬的铁栏杆,这就是法国人对展品的习惯。

上海世博会流水账(7)-(原创)

 

    同样展出的还有各个有名的绘画大师的油画原作,大开眼界啊。

米勒的作品《晚钟》,

上海世博会流水账(7)-(原创)


马奈的《阳台》,

上海世博会流水账(7)-(原创)

 

 梵高的《阿尔的舞厅》,

上海世博会流水账(7)-(原创)

 

     高更的《餐点(又名香蕉)》

上海世博会流水账(7)-(原创)

 

 博纳尔的《化装间》,

上海世博会流水账(7)-(原创)

 

  赛尚的《咖啡壶边的妇女》,

上海世博会流水账(7)-(原创)
上海世博会流水账(7)-(原创)


    法国馆出来,已是晚上十点钟了。匆匆看了一些街景,告别了在园门口列队欢送观众的小白菜们,到堂妹家取回汽车,十二点前驾车离开了上海,又是近两个小时,回家歇息。第一次造访,吊起了我观博的胃口,“不看世博真遗憾,看了世博留遗憾”。上海世博园,我还想再去一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