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锡《浦氏宗谱》之研读

(2014-09-21 08:50:01)
标签:

浦氏宗谱

无锡石塘

分类: 祠堂研究

        老家石塘,在无锡市城市化的进程中被夷为平地已有两年了。由于开发商断了资金链,又撂荒在那里,满目苍夷。可见,故乡不仅仅是被人用来怀念的,美化的,故乡同时也是被人用来失望的。余光中写《乡愁》,总是说“这一边,那一边”,而我的乡愁则连“这一边,那一边”也没有了。

        然而,水有源,树有根,人也有祖。石塘古镇的物质可以拆灭,浦氏宗族的历史却不会随着房屋拆掉而消失。近来访得《浦氏宗谱》若干卷,编纂年代为清光绪廿九年(公元1903年)。虽经百年风雨,虫噬鼠咬,多有残损,所幸主干仍在,脉络清晰,研读多日,且记之。

        凡例,粗体为原版抄录,因电脑字库原因,不得已而采用了不少简化汉字;括弧中为研读时的注解;标点句读为我后加。

    《锡山浦氏宗谱 卷五》总世系

     第一世

      冲 

      字鹏飞,山西太谷人。骁勇有将略,宋太祖擢为将。屡败唐师,唐李煜出降。至开宝八年太祖命伐江南,收吴越兵不血刃。封平南将军,留镇南方,遂家于锡。寿七十五岁卒。葬无锡曹王泾方字一千二百零六号,平田九分六厘。配赵氏。子二,长晋次皙。居石塘。

      鹏飞公为浦姓迁锡始祖第一代。由上述文字可见,近年来关于他的叙述有两点比较大的出入,一是有文献说,浦鹏飞享年只有五十五岁,这是误传;二是说到石塘浦氏,总是写到是从曹泽分支到石塘,其实,从宗谱分析,从迁锡始祖开始,浦姓就在石塘居住。

     第二世

    

      鹏飞公长子,字德昭,号伯一。生于宋真宗咸平三年,卒于英宗治平三年。墓在凴陵之左。配徐氏。子一,元祐。

 

    

     鹏飞公次子,字德明,号伯适。配李氏,无后。

 

     第三世

     元祐

     伯一公子,字君起,号五八。配张氏,子二。长熠次耀。

      

      第四世

      

      君起公长子,字習甫,号寿五。宋神宗朝官秘书郎,迁中书丞。因家于卞。配张氏,子三,长宏次静三裕。

      耀

      君起公次子,字耀甫,号寿七。配谢氏,继娶程氏。 

 

        第五世

      

       習甫公长子,字彦宏。配缪氏,继娶项氏。子一,源啟。

      

       習甫公次子,字彦深。出赘徐氏。

        
      習甫公三子,字彦康。配高氏,子二。长訔次誉。

        訔,读音yin2.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字典》未收,《古代汉语字典》有收录。

    第六世

    源啟

    彦宏公子,字永澄,号守镤。宋徽宗朝由贤良科官沅州别驾。由汴京迁居无锡马桥。配蔡氏,子二。长希文次希贤。

       

     彦康公长子,字梦言。有文才。

     

     彦康公次子,字叔言。选举茶园所正提举,不就隐居。自号谵逸居士。迁居北兖。配邬氏,子二,失考。

     第七世

     希文

     永澄公长子,字至德,号隆绪。宋高宗朝由谏官除浙西指挥使。配赵氏,子一,时中。

      希贤

     永澄公次子,字宏德,号真绪。宋政和三年进士,官平阳县尉,知乾宕军,以军功授袁州郡守,擢右正言。除宏文院兼枢密使同参知政事。建炎初随高宗南渡,遂家余杭。后迁秀洲卒。赠宝文阁太学士。有家传,朱子作。配赵氏,子二,长敬次庄。

    

      第八世

     时中

     至德公子,字太占,号清溪。配郭氏,子三,长标次格三槙。

      

     宏德公长子,殇。

    

     宏德公次子,字致和,号谦益。宋孝宗隆兴三年进士。官蒲州别驾。以德化民,蒲人仰之如父母。配慕容氏,子一,世荣。

     第九世

     

     清溪公长子,字用贤,号樗蓭。配李氏继娶倪氏,子二,长美次善。

     

     清溪公次子,字用诫,号樗轩。隐居不士,从堂弟世荣同辑家乘。配邹氏。

     

     清溪公三子,字用坚。配杨氏继娶王氏,子一,义。

     世荣

      谦益公子,字承先。宋甯宗庆元元年进士,除翰林学士。性至孝,致仕归家。绘图纪世,家乘由此而设。配朱氏,一子,旭。

     第十世

     

     樗蓭公长子,字仲彦,号下泉。配赵氏,无后。

    

     樗蓭公次子,字仲良,号平原。配杜氏,子二,长寅次亮。

     

     用坚公子,字仲明,号平野。迁居上海。
    

     承先公子,字仲达,号平旦。

    十一世

   

     平原公长子,字彦明,号石涧。配姚氏,生六子。长濬次哲三徵四詵五缉六绳,侧室李氏,生一子,振。时因元际兵乱,兄弟分散。长子濬,居曹墓塘。二三四五六子迁居太仓,常熟,洞庭,苏州,嘉定等处。少子振,迁居前涧,为前涧支祖。

    (江南浦氏,源远流长,自平原公,寅的七个儿子起,长子留居无锡,剩下的六个儿子便迁居到太仓,常熟,洞庭,苏州嘉定和无锡厚桥的前涧等处,在当地繁衍。其中前涧支,无锡图书馆内有家乘可查。但是,其余各支则需要到上海或其他地方才能找到)。

     

     平原公次子。以起义兵殁于戍。

     十二世

    

     石涧公长子,字虑远。配周氏,子一,椿。

    

     石涧公次子,字智远。配王氏,迁居太仓,后未详。

    

     石涧公三子,字光远。配徐氏,迁居常熟,后未详。

    

     石涧公四子,字集远。未详。

     

     石涧公五子,字窠远。未详。

    

     石涧公六子,字绪远。未详。

    

     石涧公七子,字明远,号隐德。洪武初以鸣锣惊驾,谪戍滇南略。载翰林钱谦益志。归葬石室山。配邹氏,子三。长文次武三贤。前涧支有世谱。

      十三世

     椿

     虑远公子,字大七,号梅山。太学生。生于元大德年间。隐居曹墓塘。拥资百万,性好施与。屡遇凶荒,周赈乡里,赖以生全者无算。远近咸颂其德,吴中称为义士。有家传,邹登恒作。配华氏,子四。长孟杰次仲豪三叔英四季维。孟杰曹塘,锡典,东三图,碗山等分。仲豪娄巷,前汤,清洋,富杯河等分。叔英石塘,曹泽,水南等分。季雄嘉善,苏州,太仓,常熟等分。

     

     明远公长子,字宗文,号乐勤。配王氏,子二。长问次困。为东街分支祖。卒葬石室山祖茔之昭。

      (石室山祖茔,应在今厚桥嵩山之内。昭,《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即太祖之左右墓)。
    

     明远公次子,字宗武,号习勤。配陈氏,继娶李氏,又继吴氏,子三。长学次宽三仁。西街分支祖。卒葬石室山祖茔之穆。

      (穆,同上)


    

     明远公三子,字仲贤,号克勤。配缪氏,子一。祺。为中巷分支祖。卒葬石室山祖茔之再昭。

      十四世
     孟杰

      梅山公长子,字廷伟,号寿一。配陈氏,子二,长煐次耀。

     仲豪

      梅山公次子,字小山,号寿二。年八十二岁。元至正十九年七月二十三日卒。配   氏子五。长太一次太二三太三四太四五恒。长次三四子居娄巷,五子恒迁居富杯河柳庄。
        叔英

      梅山公三子,字爱泉,号寿三。配陈氏,子三。长晨次义三森。晨石塘分,义曹泽分,森水南分。

      (石塘分,曹泽分自此开始,无锡祠堂文章上说到的石塘浦氏由曹泽浦氏迁来,实属谬误)。

      季雄

      梅山公四子,字廷贤,号寿四。配俞氏,子三。长仁次礼三智。迁居嘉善苏州常熟。
     

      乐勤公长子。
     

      乐勤公次子。

     

      习勤公长子。
     

      习勤公次子。

     

      习勤公三子。

      

      克勤公子。

 

       十五世

      

        寿一公长子,字文质。配安氏,子三。长涛次潘三江。

        耀

        寿一公次子,字文灿。配金氏。子六。长以仁次以礼三银四志德五霖六雯。

        太一

        小山公长子,讳润,字泽之,年四十八岁。元至正十八年四月初五日卒。子四。长通一次通二三通三四通四。通三嗣太三后。

        太二

        小三公次子,无嗣。

        太三

        小三公三子,讳源,字长源,号东海生。少负奇才,博学。工诗近体,有唐人风致。与季高迪林鸿辈为友,当时号十才子。尤善画。明洪武以贤才被授晋王府舍人。公生于元至正四年,甲申八月五日。洪武十二年己未出使秦中,于二月八日渡淮舟覆而殁。年三十有六。归葬惠山河浒西偏。著有《东海生集》,学士王达善铭其墓,作传朱鋐为。康熙四十二年奉旨专祠崇祀。祠建锡山春申涧。配   氏,嗣太一三子通三为子。

        (关于长源公在惠山立祠的缘由,其实和满人入主中原后需要利用中原文化来巩固他们的异族统治有关,自康熙始,连扬州的抗清志士史可法都修了祭祀的祠堂。由此满清在入主后的绥靖让步政策可见一斑。现在惠山浦长源先生祠,提到的“近体书法有唐人风致”,其实不然。这里的“工诗近体”指的是长源公作得近体好诗。所谓近体是和古体相对而言的。唐朝以前的古体诗大多不拘泥于格律,押韵和字数均没有定规。而自唐开始,诗就有了格律,即所谓律诗。事实上,近体诗离今天的诗歌文学也已经很远了。所以,引起了今人对近体诗的误解)。

     (“出使秦中”,比惠山祠堂铭牌上的“出使陕西”会具体,因为“秦中”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陕西太大,可能使人误解为整个行省)。

    (至于祠堂铭牌上说到的“云林先生门生”则没有看到,只是说“尤善画”而已)。

         太四

         小三公四子,无嗣。

        

         小三公五子,迁居江阴界富杯河。配   氏,子一,宗海。

         

          寿三公长子,字行素。建桥濬湖百世利赖,载锡山志。生洪武元年,卒景泰六年,寿八十有七。葬冲山鞠字号,上至山顶,下至涧。墓有老鸛树两株,百余年物也。附祀长源公祠。有家传,陈祖绶作。配   氏,子四。长锷次錤三鑑四钢,石塘支。

        行素公的主要事迹在于“建桥濬湖百世利赖”,桥,就是今天的石塘桥,濬湖,就是疏浚长广溪。且在历代《锡山志》桥梁篇中,都有论及,无锡地域内很多桥梁只是提到桥梁的名字而已,鲜有详述由来的。这座石塘桥,则不止一次地详细论述了行素公和他的后人的建桥事迹。当然,疏浚长广溪,应当比建桥更为重要,没有长广溪的疏浚,桥也就没有必要了)。

       (行素公祔祀惠山长源公祠堂,按照今天惠山长源公祠堂的铭牌,该祠堂祔祀的只有桂岩公瑾一人,这里又多出一个长源公的叔伯兄弟来 。进一步的考据说明,长源公祠堂里祔祀的从浦氏迁锡始祖冲开始,一共有五个浦氏先贤祔祀,他们分别是:平南大将军鹏飞,义士行素,处士葵岩,编修桂岩和宫赞后岩)。 

        

         

          寿三公次子,配   氏,长文伯次文仲三文叔,曹泽支。

          

           寿三公三子,字士林,号澹然。积学好义,有诗才兼工画。配   氏,子三。长冕次盛三盺,水南分。

          

           寿四公长子,迁居苏州。

           

            寿四公次子,字文海。配   氏,子一。乐隐。迁居嘉善茜泾。

           

                寿四公三子,字文清。配  氏,子一。澄。迁居常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