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塘老叟mole1952
石塘老叟mole1952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575
  • 关注人气:1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2013年11月17日“天韵社蒋汉槎先生藏琴纪念雅集”小记

(2013-11-22 10:11:32)
标签:

转载

分类: 娱乐
一家之言。

           2013年11月17日

“天韵社蒋汉槎先生藏琴纪念雅集”小记

http://bbs.thmz.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06/10/224713wvfv3rre3e65jrrd.jpg

 

                   蒋汉槎先生抚琴照

    2013年11月17日,由无锡古琴研究会、无锡梧声古琴传习所举办的“天韵听琴”古琴雅集如期举行,这次活动是一场特别活动,名为“天韵社蒋汉槎先生藏琴纪念雅集”,将介绍天韵社蒋汉槎先生的生平及其与古琴的渊源,蒋汉槎先生的女儿蒋老太太和外孙浦建元先生,以及天韵社沈达中先生之子沈均时先生参加了活动。蒋汉槎先生的后人携带了一张蒋汉槎先生生前常用的古琴“号钟”前来,并供与会的琴友弹奏。
    下午两点活动正式开始,场内已是座无虚席,加上从常州、常熟、上海等地前来的琴友,约计52人左右。由于场地原因,不少朋友进场后只能站着参加活动,可见关注蒋汉槎先生的朋友还是很多。
    活动由吴炯老师主持。先由蒋汉槎先生的女儿蒋老太太向琴友们致词。蒋老太太虽已年近九旬,但记忆清晰、思维敏捷,将自己如何与无锡古琴研究会和吴炯老师结缘的过程一一讲述,说到动容处几经哽咽,听者亦感动不已。
    接着蒋汉槎先生的外孙浦建元先生用PPT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蒋汉槎先生的生平及其琴学渊源,还介绍了本次所携蒋汉槎先生生前常用琴之一“号钟”,此琴背面刻有民国古琴大师杨时百先生写给蒋汉槎的题款并三言铭文“子期亡,伯牙伤,琴已碎,名愈彰,形犹在,声未央,物以人,传无疆。”
    随后吴炯老师也用PPT着重介绍了蒋汉槎先生的琴艺经历,这些材料分别由祝世匡先生生前的讲述和蒋的家人的记忆集中而来。蒋汉槎先生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遗产就是他自己创作的琴曲《陋室铭》,此曲由蒋汉槎授给祝世匡先生,祝世匡先生再传给其弟子吴炯老师。该曲由吴炯老师在2012年6月3日由无锡育红小学主办的活动中首次弹唱后,又在以后的活动中数次弹唱,广受好评,体现了古琴在无锡的薪火相承。
    活动至此,大家都已迫不及待地想用蒋汉槎先生生前所用之琴弹奏一曲。吴炯老师先让大家观看了琴背面杨时百先生的刻字和龙池里秦华的腹款。吴炯老师介绍到此琴刚到手之际有些小破损,经由琴友朱新华修复后我们今天才能再次奏响此琴。随后吴炯老师用这张琴弹唱了《陋室铭》,孙卓平、宋琳琳亦用此琴弹奏了《陋室铭》。用蒋汉槎先生生前所用“号钟”弹奏蒋汉槎先生创作的琴曲,真是“琴人合一”,让大家感到了历史的真实和精神的传递。
随后,与会琴友就用这张音质极好的古琴演奏。计有以下几曲:
    《神人畅》是唐代以前仅两首记载下来以"畅" 为题材的古琴曲之一,音调古朴,粗犷,曲风苍古雄健。瑞士琴友王勤虎用民国古琴“号钟”演绎出来,颇有“天人合一”之感。
    《慨古吟》顾名思义是由感慨历史而发,蒋汉槎先生的外孙浦建元先生用“号钟”演奏此曲,不免又增加了几分感慨!真是应了琴背面的“物以人,传无疆”之意。
    《龙翔操》是广陵派的代表曲目之一,殷雄伟弹奏的是张子谦老先生的版本,其节奏已经和老广陵派的《龙翔操》有很大的不同,吴炯老师说到民国以来相互学习的风气,许多琴家并不拘泥于一个流派,流派只是师承的一部分,但真正要学成就必须博采众长并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会产生诸如徐元白,吴景略等这些大师。
    《鸥鹭忘机》又名《忘机》,是明清以来颇为精致的小曲之一。程飞妙在学习了溥雪斋先生的版本后再融入自己的理解,使整曲在节奏和重音处理方面都与溥雪斋先生的有很大不同,委婉宁静,让人耳目一新。
    《渔樵问答》是中国古琴十大名曲之一,傅方怡弹奏的是吴景略先生的版本,虽然很久未在雅集中上台演奏了,但方怡淡定从容地弹完全曲,无论取音节奏,进步极大。
    随后琴友王烈用“号钟”弹奏了《骑气》,弹唱了琴歌《钗头凤》。前者又名《神游六合》, 一首极具典型道家风格的琴曲;后者是王烈据《斯卡保罗集市》填词陆游的《钗头凤》移植而成,曲调很是婉转动听,用古琴弹这样的曲调竟然十分的合谐,令人非常意外。
    孙弋弹奏的《乌夜啼》,是吴文光先生的版本,曲中主人公时喜时悲的心情,需要乐器性能优越,指力变化、取音细腻,对乐器的要求较高,用“号钟”演绎起来非常出彩,由此可见“号钟”虽历经劫难,但依然无损其品质。
最后是琴箫合奏《碧涧流泉》,由孙卓平抚琴,钱炜老师吹箫。琴韵箫声,洋洋洒洒,雅集至此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时已经是下午4:30,大家纷纷合影留念。面对这张老琴,许多没能上台的琴友都不愿离去,排着队挨个过了把瘾,真是意犹未尽。天韵社琴家蒋氏的后人、沈氏的后人和吴炯老师聊起了老一辈的陈年往事,感慨着世事诸多的因缘。
    下次雅集是12月1日,依然在广瑞路新华书店二楼举行,欢迎广大新老朋友都来参加
 
昨天 15:36 上传
下载附件 (139.32 KB)
昨天 15:36 上传
下载附件 (105.87 KB)
昨天 15:36 上传
下载附件 (118.47 KB)
昨天 15:36 上传
下载附件 (144 KB)
昨天 15:36 上传
下载附件 (54.33 KB)
昨天 15:36 上传
下载附件 (93.94 KB)
昨天 15:36 上传
下载附件 (100.48 KB)
 
昨天 15:36 上传
下载附件 (94.73 KB)
 
昨天 15:39 上传
下载附件 (112.64 KB)
昨天 15:39 上传
下载附件 (129.86 KB)
昨天 15:39 上传
下载附件 (152.37 KB)
昨天 15:39 上传
下载附件 (161.21 KB)
昨天 15:39 上传
下载附件 (137.1 KB)
昨天 15:39 上传
下载附件 (134.67 KB)
 
昨天 15:41 上传
下载附件 (136.13 KB)

 
昨天 15:41 上传
下载附件 (116.13 KB)
昨天 15:41 上传
下载附件 (111.68 KB)
昨天 15:41 上传
下载附件 (140.56 KB)
昨天 15:41 上传
下载附件 (139.99 KB)
 
昨天 15:41 上传
下载附件 (134.23 KB)
 
昨天 15:42 上传
下载附件 (118.51 KB)
昨天 15:42 上传
下载附件 (135.41 KB)
昨天 15:42 上传
下载附件 (88.92 KB)
昨天 15:42 上传
下载附件 (127.39 KB)
 
昨天 15:42 上传
下载附件 (155.46 KB)
 
昨天 15:43 上传
下载附件 (130.96 KB)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