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壁公路,老百姓的功绩 - (晋城六日之十三)
(2013-11-01 19:55:08)
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陵川县的地方官视察他管理的地界,走到锡崖沟上方的悬崖上,没法找到下山的路,只好返回。但又想着沟底的那几十户人家的生计,于是用布包了人民币2000元像柳毅投书一样地投到崖底。除了钱之外,还有一张字条,上书两个大字“修路”。于是,当地的老百姓就开始了漫长的30年几代人的在悬崖绝壁上修路的进程,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挂壁公路。此话是从地陪的导游那里听来的,我信以为真。
作为后来的游客,乘着旅游车在类似于挂在悬崖上的栈道上行进,透过像窗户一般的一排排明洞向路边深邃的沟底瞭望着风景的时候,除了赞叹工程的艰巨和伟大,回想着那个崇尚人定胜天信念的时代之外,还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没有用国家的资金,全靠一时一地的群众力量造起来的等级并不高的公路,成了沟底下的老百姓憧憬幸福生活的向往。几代人流汗流血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个艰巨工程。
挂壁公路的游历,全在汽车里经过,想要拍得几张好的照片是件很难的事情。除非你预先就把照相机设置在录像挡,从头至尾一路拍下来。可惜事先没人提醒,事后也就没了牵挂。好在旅游文章中图片甚多,不拍也不觉得多少可惜。走过路过,感觉到普通老百姓在生活艰苦的年代做过令人惊讶的努力,完成了一件艰苦卓绝的工程就应该满足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