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和西递是安徽南部原徽州地区两个保存得比较好的典型的徽式古民居村落的代表。不过,由于较早地成为游客们趋之若鹜的观光景点,如今正在逐步地向商业化模式走去。
初到宏村的村口,心目中盼望已久的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形态,被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摇滚音乐声来了一个彻底的颠覆。如果不是进入村口的售票栅栏和那两棵古朴的大树,似乎就和一个正处于集场时期的村镇差不多。幸好同行的宋导颇具旅游经验,径直进入村子,在幽深的巷子里找到了一个叫作顺延楼的民居旅店。大家购票入村,按照旅店老板娘的指引,进到小楼投宿。
村子里的天地倒是保持了古民居的样子。就好像阿姆斯特丹运河边上的那些几个世纪前的房子一样,虽然旅店里饭厅,茶座,客房和卫生设备面面俱到,宁滥勿缺,可是各处民居的外墙,门头和里面的天井,厅堂,都是原始的形象。与去年刚到过的湘西凤凰城不同,小巷的弯曲和宅院的高墙挡住了村口的嘈杂摇滚。是夜安静入眠,除了我们自己的鼾声外,并没有其它的打扰。
清晨,投宿在村内的优点很快地显现出来,抢在大批被导游带着的游客像攻城略地一般地进村之前,行走在古村落的纤细小巷之中,听着石板小道边上的明沟里淌水的淙淙声响,享受着世外桃源般的静谧。除了画室学生们在小巷尽头的空旷处摆开的写生画板外,俨然是一副传统的乡村模样。
然而,这种悠闲的状态很快地被乘着旅游大巴源源不断地拥挤着蜂拥而来的城市旅游者所打乱,急促地催人赶点前行的喇叭声,按照事先备好的解说词照本宣科的导游声此起彼伏。就好像在其它著名的旅游景点一样。而且,在村里房屋鳞次栉比,院内天井狭小高深的民居中,大量的游客愈加显得人头挤挤好似游街赶集一般。
宏村是以汪姓家族聚居为主的村落,氏族祠堂高大威严,各个时期的功名官衔牌匾极尽炫耀。民居的厅堂之上,目光所及,无外乎是旧时常见的儒家格言。树人堂的楹联“孝弟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就很具代表性。堂主汪森强先生是少数几个销售他自己的徽州文化研究书籍的摊主之一。在现代商业社会的影响下,其余的摊子大部分都是以推销石器,玉器,瓷器和木刻等古玩为主的摊贩,也不知真品多还是赝品多。
像徽州的其它古村落一样,宏村的建筑也是以水流为纽带建造的。被俗称为牛胃的“月沼”是全村的重要聚会点,小巷和院落以它为中心向四周发散,月沼沿线是传统上村落中最优美的景点。水流的末端,是风光迤逦的“南湖”。湖水平静,几只鸭子的游戏扰动出层层微波。沿湖黛瓦白墙的倒影在湖面上绰约扭动,好一幅美丽的中国山水图画。南湖岸边,是全村的最高学府,南湖书院。是氏族子弟读书习礼的所在。
中午时分,结束了宏村的游览。一行八人在村口的古树下摄影留念后,开车向另一个徽州古村,向往中的西递村落驶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