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湘西之凤凰古城(1)-(原创)

标签:
沈从文湘西《边城》《阳春白雪》凤凰古城 |
分类: 游记(湘川云贵渝篇) |
最早知道这个湘西小镇,源于幼时读过的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年轻读书时的侧重,在于姑娘翠翠,她的外公和她的情人们之间的委婉而又带着伤感的悲剧故事情节。然而,小说中写到的湘西小城雨后夹在鳞次栉比的小楼和城墙之间的石板小巷,青山白塔在城外绿水中的倒映和小河上简陋的方头渡船也留在了我的依稀记忆之中。虽然,以后的数十年中,跑过了很多名胜,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却一直无缘得见。日前,承蒙无锡康辉叶总热心,在参加无锡乐龄人俱乐部赴张家界旅游并老年文化旅游节开幕仪式后,又搞了一个延伸段,一行14人结伴转到凤凰古城走马观花。虽然,沈先生《边城》的原型是坐落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吉首市北面花垣县的一个叫作“茶峒”的小城,凤凰古城则是位于吉首南面的凤凰县里,稍微有一点南辕北辙的味道。但是,凤凰古城是沈先生的故乡,风土人情,山水地貌倒也应该十分相近,夙愿得偿。
到了凤凰,天空中淅淅沥沥飘着小雨,空气异常清新。因为城里不能行车,汽车只能停在沱江的对岸。沱江上几座小桥代替了原先的渡船,一行人拖着行李箱撑着雨伞沿着河岸,经其中的一座带有屋顶的风雨桥走向对岸。只见江水清澈,水流也不湍急,水底的砂石水草历历在目,水面在雨滴的拍打下显出了一圈圈的皱纹。江心有小船划过,轻轻激起的细浪拍打到岸边的条石驳岸和阶梯码头,就好像有人用竹帚洗濯一般。刚过了河,就发现河滩上富有诗情画意的石板路实在不便配备了现代化的小塑胶轮子的箱子拖曳,一个个将沉重的箱子拎在手中行进。游览时总想着要看到原汁原味的古城,老是埋怨当地人将石板变成了水泥路面,不够古朴。真正走起来倒又嫌弃人家的老路高低不平。勉强行了四五百米,到了投宿的锦华商务宾馆,急匆匆进房间整装,期盼着晚餐后的夜游。
凤凰城的经度比无锡偏西,九月份的七点半,华灯初上,天空还带着一点微光。团友中不泛摄影高手,等不及晚饭结束就背起长枪短炮捷足先登去了。沱江自西向东流过县城,江的左岸是两排高低错落的楼房,沿江的一排都是酒肆商户,一盏盏的大红灯笼挂得满街都是。右岸则有一个自然岩石和黄石人工铺就的河滩,河滩的边上和左岸一样,一楼是酒家,灯火通明,二楼以上都是宾馆的景观客房。再向前伸,则是排列整齐有着一个个垛口的古城城墙和高耸的北门城楼。所有的建筑物,都用黄色的霓虹灯勾勒出它美丽的轮廓,古旧的斗拱和高挑的椽沿若隐若现。江面上近处的现代化双曲拱桥在泛光灯和轮廓灯的照明下显得高高在上,透过高大的桥拱,远处古老的风雨虹桥微微露出她美丽的身影。以江水为中线,中线以上,是两岸错落有致固定明亮的城垣,中线以下,则是水中的一片随着水流绰约飘逸的两岸建筑的倒影。远远的虹桥,中线不甚明显,连同建造在桥面上的风雨过街楼则就像是一块巨大的戏剧幕布。
沿着城墙,信步向下游走去,一阵阵近乎狂热的流行摇滚歌曲的人声伴着节奏鲜明的音乐声震得耳膜有点颤动。没想到素以风雅恬静著称的古城,居然没有以《阳春白雪》之类的管弦丝竹来点缀,反而搞得像 到处是爵士乐的新奥尔良酒吧街坊一般。沿江的巷子里都是酒吧的场子,站在门口的服务员不停地招呼着游人进去休闲,店堂里面则三三两两的客人或坐在桌边或站在吧台的左近饮酒唱歌。也许,这就是古城的与时俱进。
不觉入夜已深,走进城门,沿着城中灯红酒绿的窄窄街巷漫步走回宾馆,及早安歇,准备着明天的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