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悉位于杭州的钱江桥塌了,本能地联想起那座造好了再炸掉,炸掉后再建好,抗战胜利后迎来了它的第二次通车的“钱塘江大桥”。也曾多次乘坐火车和汽车路经大桥,也曾学习过“蔡永祥”为保护大桥献身的英雄事迹。这座高龄的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屹立在钱塘江上已经年逾古稀了。
还好,仔细听来,出事的桥居然是近年来造好的“钱江三桥”。先进的工艺,先进的管理,先进的理念,居然还不及抗战前就第一次通车的钱塘江大桥。据说修桥的建造公司就是那个造出了顶不住小小的采砂船一撞的“佛山九江大桥”,造出了还没有通车就垮塌了的“湖南凤凰大桥”的湖南路桥公司。而且,这个公司还是什么鲁班奖的荣膺单位。真是有点胡说八道了,人家传说是鲁班修造的位于河北赵州的大石桥(真正的造桥人说是李春)立在那里一千多年了,获得鲁班奖的公司造的桥却是屡造屡坍,有辱祖先的英名啊。(又看到湖南路桥公司的声明,人家说,主桥是他造的,坍掉的引桥是别人造的。不过我查了那公司为自己歌功颂德的网页,他可没有特别注明自己只造了主桥,引桥不算。)
远在天边的赵州桥就不用比了,近在眼前的钱塘江大桥可以比吗?真是“爷爷尚且健在,孙子倒却先挂了”。“有关单位”,好好反省一下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