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将退休,所有的有关养老金的文章渐渐地开始引起了我的注意。
每每有人提到,政府的养老金款项出现了巨大的缺口,入不敷出。于是,发放养老金成了政府的一个大难题。
更有甚者,讲到我们的社会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领养老金的人口逐年增加,而缴养老金的人口正在减少。这似乎成了一个没法解决的大难题。
还有人把责任归到了计划生育的政策上,“国策”造成了养老的人口多,工作的人口少。甚至提到了“人口红利”这样一个看上去很有道理的经济词汇。
那么,我们的养老金到哪里去了呢?
从参加社会工作到年迈退休,几乎所有的需要领取养老金的人都会上缴占收入很大比例的养老金到社会保险机构,在九十年代初以前,是企业,大部分是国营企业的提留;后来成了社会保险部门的专门工作。作为职工个体,这些资金自工作始至退休止都是一直缴纳的,只不过有些是企业代缴的,有些是职工自己缴的。
所以,工作了若干年,再领取若干年的养老金一点也不是什么难事。,因此,缴纳养老金的职工人口数量和领取养老金的职工人口数量应该是相等的,并不需要什么“人口红利”来弥补。
对于感到困难的机构来说,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过去人们缴的养老金的价值为什么没有像今天的住房一样,能够增值到现在可以应付发放养老金的程度。 是啊,“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我们的养老金怎么就不够用了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