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简王陵是河南新乡的一处古迹,是明朝的一座藩王墓。由于第一代潞王是明朝万历皇帝的胞弟,所以,他的墓规模宏大,很多地方超过了藩王的规矩。所以,可以排的上是较大的藩王级的墓地。从新乡市到潞简王陵的所在地新乡北郊的凤凰山南麓,可以乘公交车13路,据说要用2个小时。我是打的去的,来回用了50元,路上耗时一个小时。
进景区大门前,有一条长长的甬道,两边树了好多关于陵墓诗作的标牌,能收到一种“未弹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景区的门票是40元,我拿着“同城网”的减价票,门口给了我20元的折扣。买了票走进大门才发现,我是当时唯一的游客。

进入景区的铁栅栏,就是一个古朴简练的大石牌坊。




牌坊的匾额题有“潞藩佳城”四字。

这个潞王的胆子够大的,几乎所有的龙都是五爪的龙。因为按照明代的规制,皇帝的龙用五爪,藩王的龙用四爪,再往下就是三爪的龙了。著名的山西大同的九龙壁,因为是王府的照壁,其龙爪就是只有四爪的。

穿过牌坊,两边的石兽仪仗群甚是令人震撼。因为它们的数量比南京明孝陵的都多。这些瑞兽除了马,羊,狮,豹,虎,骆驼象和麒麟,其余七种我均不识。再加上御马官两位,翁仲两尊,一共有32尊之多呢。



过了石像群,前面是一座古老的石桥,风化严重的石头显示着石桥的年岁。水池边上的石栏,明显是后补上的。


越过石桥,王陵的城墙就展现在眼前。王陵的牌匾明显地是一个现代作品。大门的门钉是九九八十一之数,也是皇帝专用的,可见这个王的地位大不一般。


进得城去,迎面又是一座牌坊,“维岳降灵”。牌坊顶上的那条立着的龙,很有特色。



进了这座牌坊,就是内院了。

二龙戏珠。

院子里立着好多有着保护外墙的石碑,体量都很大,只是字迹模糊不清。



然后就是墓区了。

接着就是一座已经毁灭了的享殿,光看看它留下的基和础的规模就可以了。不过,既然享殿都成了只剩下基础的遗迹,不由得让人对前面看到的那些建筑的原始性有了一丝丝怀疑。




这些祭祀用的物品,既然用铁栅保护起来,一定是原物了。据介绍,此物件被称为五供,两个是石蜡台,两个是石花瓶,中间那个是石化帛炉。后面的那张石头台子,就是供桌了。

墓碑上面一个字都没有,令人生疑。据称,墓碑原在明楼之内,现明楼已坍塌,仅存墓碑了。墓碑上的字应为,径尺楷书“敕封潞简王之墓”,墓碑背面是潞简王的生卒年月。再后面就是宝顶了。沿着大道,登上了宝顶的上丘顶。





站在宝顶的丘顶上,俯瞰整个陵墓,真是一种雄伟的气势。

沿着台阶走下宝顶,再向下面就是陵墓的地宫。地宫也是开放的,偌大的墓园里只有我一个游客,单身进去颇有一种探险的味道。走到地道口,发现门口还有一个看门的警卫,坐在那里向火。胆子也就大了很多。


壮着胆子进入地宫,对着三个石头棺椁慌慌张张地拍了几张照片,回家后才发现墓志铭没有拍得清晰。



接下来的就是原路返回了。时间太紧,地域太空荡,除了拍照,没有做什么别的。好在现在网上资料很多,考察起来也很方便。到此一游而已。更多的照片可以看我的相册。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