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称,日前上海市政府为迎接2010年世博会提出的一个文明宣传口号:“睡衣睡裤不出门,争做文明世博人”。好家伙,睡衣睡裤出门居然和文明挂起钩来了。
问题一:不穿睡衣睡裤出门,就是文明人了吗?
其实,上海不文明的地方多了,不能仅限于睡衣睡裤。比如,很多人喜欢在公共场合里大声喧哗,某个旅游景区,如果来了一个上海的旅游团,周围的噪声分贝数会提高很多,因为一个人的大声说话,导致一群人都提高了说话的响度,生怕人家听不到。
问题二:争做世博文明人,不开世博,上海就不要文明人了吗?
看来,这文明人是为着世博会才需要的,只有开世博会的时候,需要睡衣睡裤不出门。开过世博会以后,悉听尊便。而且,这文明人还要争着做,普及率不够高啊。
问题三,既然不能穿睡衣睡裤,那么,穿什么出门才是文明世博人呢?
设想,上海人,尤其是那些生活在老式新村,狭窄弄堂里的老上海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有了穿着睡衣睡裤出门,行走在里弄中,闲逛在里弄附近的小商店里。如果不穿睡衣睡裤,政府总还要提倡一点配套的衣服式样啊。总不能让大妈大嫂穿着夜礼服逛菜市场,好像参加生日宴会一样;让小姑娘都穿着比基尼逛超市,好像游戏在海滩上一般啊。
所以,穿睡衣睡裤上街固然是上海的不文明现象之一,用行政指令的手段来规范,大可不必。试想,如果返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满大街的男男女女都是一水青灰色的中山装,难道就是“世博文明人”了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