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记(欧洲北美篇) |
沿着码头上的道路,向前走,巴哈马的边境检查没有碰到,热情的巴哈马商人却已经按捺不住做生意的热情,蜂拥而至了。他们不像许多旅游点那样,推销着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他们主要推销的是交通工具的出租。这里不但有出租汽车,出租摩托车和电动车,而且还有提供马车和骑马的服务。总之,能为游客想到的,他们都想到了。这一轮密集进攻的外面,则是一系列的公交车,出租车的服务和旅游交通一条龙服务。最外面的就是轮渡和游船服务了。
小街上的店铺很多,但是许多都是半掩着门,很少有打着OPEN 的标帜的。可能是金融危机的影响,游客不多的缘故吧。
除了沙漠,凡是有人的地方都会有中国人,你看,双龙酒家,多好的牌子呀。街面的内侧,密布着大大小小的住房和商店,这是在公路的一边所看不到的。
再向前走,翻过了这座连接两岛之间的大桥,进入了主要游览区。如果说海边的可以用到“天蓝蓝,海蓝蓝”,恐怕只有在这里看到才是名副其实了。
对面岛上其实就是一个花园,只是不收门票而已。
园子是秀丽的,清水池里的海龟是可爱的,蓝色的海水,白色的沙滩,令人流连忘返。看着时间的流逝,返回的时间越来越近,可是回去的路又有点认不出来了。问了当地的警察,可是又被他那不知道是哪里的口音的英语搞得更加糊涂了。我的英语水平,实在是不能和人家的母语相比呀。好在警察热情,快步走到一家酒店的前厅,拿出一张导游图来,手指在上面画着,嘴里向左向右地解释着,使我总算弄懂了回去的路线。好不容易走出园子,气力也没有多少了。加长林肯就不要想乘了,还是坐渡轮回去吧。
那艄公好像是张翼德,吹胡子瞪眼的,其实倒是一个蛮和善的先生。渡船也有渡船上的风景,不免再欣赏一番。期间又上来一个皮肤黝黑的年轻水手,操着一口美国南方口音的英语,不断地解说者沿途的风光,建筑物和水里的鱼类。讲得唾沫星子乱飞,引起了乘客的阵阵笑声。临了,在船到岸时,小伙子脱下了帽子,摆了一个优雅的姿势,口里振振有词:联合国是Nations,美国是Nation,巴哈马也要是Nation。但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Nation,那就是 Donation。(捐助)哈哈,原来费了这么大的劲,在这里等着我们呢,这是个拉赞助的。于是,人们纷纷捐了不少零钱,在水手的搀扶下上岸了。
回到码头,当地警察看了看护照,顺利地进入了游轮码头。游轮上再查了一下船卡,经过安检,回到了游轮。哈哈,饥肠辘辘,正好大吃一顿丰盛的海鲜大餐。
餐后,接到通知,晚上有脱口秀表演,10点以后还有白衣狂欢,即全部穿上白色休闲衫,在甲板上狂欢。我两个白天走得很累,歇息了吧,明天还有沙滩节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