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节的伍子胥说-(原创)

(2009-05-28 10:45:07)
标签:

杂谈

分类: 游记(江浙沪皖篇)

       从上小学起,我认知里的端午节就被烙上了“中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烙印,而且,端午节的英文译名也被学者们通俗地写成了“龙船节”。“屈原投江,老百姓怕江里的鱼吃了他的尸体,包了粽子扔到江里给鱼吃,鱼就不吃屈原了”。小时候无锡河埒口的外婆也是这样讲古的。这粽子是要送给鱼儿吃的,当然不能扔在江边上。扔到江边水里的糯米,那是钓鱼用的。所以,需要划着船到江心。于是,就产生了龙舟竞渡的行动。故事顺理成章,行动也顺理成章。这似乎是铁板上的钉子,铁定的了。可是,近年来一个同样是那个时代,同样是来自楚国的名人,伍子胥也出现在端午名人的纪念碑上。更进一步,这个伍子胥还要帮助苏州市在本来全部都是两湖地方的端午节联合国申遗的名单里增加一个相距千里之外的地名-苏州了。

      苏州参与端午节联合国申遗的名单主要是来源于苏州的端午节故事伍子胥是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据史料记载,吴王夫差因听信谗言,赐伍子胥宝剑自刎。伍子胥死前对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东城门上,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夫差听说后大怒,命令把伍子胥尸体在五月五日投入河中。为纪念伍子胥,苏州民间后来自发在端午节形成了一系列的民俗活动。” 不知道向着苏州的文人墨客们还有什么新招,总而言之,纪念伍子胥也是提高知名度的高招。反正苏州地处江南鱼米之乡,包几个粽子,养养鱼;摇几条龙船,荡荡舟。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更有说服力的是历史纪元,因为伍子胥和屈原的死都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而且,伍子胥还要比屈原早死200多年。所以,端午节纪念伍子胥说就可以正本清源了。只是伍子胥的知名度远没有屈原的大,除了“过关”就是“鞭尸”,没有留下什么类似《离骚》一样的诗篇。不像屈原早在1950年代就在世界上确立了全球四大文化名人的地位。

     苏州可以把端午习俗的起源归到伍子胥身上,那么,作为苏州的邻居,当时也是吴地的无锡,也可以将伍子胥列为端午节的纪念人物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无锡现在尊崇的与伍子胥几乎同时期的历史人物是范蠡,一个帮助越国灭了吴国的政客。而且,还是使伍子胥持吴王所赐宝剑自刎的间接凶手。所以,既崇“蠡”,何祭“员”(子胥是伍子胥的字,他的名叫“员”YUN2)。为了无锡今人的意愿,还是让无锡人相信一下端午节的屈原说吧。尽管无锡人已经发现,伍子胥指挥修造的阖闾大城的遗址就在无锡和常州的交界处。(阖闾大城在太湖的西北面,越国人向阖闾大城进攻最直接的方向是从东南面进攻。也许,这就是伍子胥要把眼睛挂在东门上以迎战越师的原因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