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2011-12-16 10:41:23)
标签: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健康 |
分类: 心理学知识 |
原因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这类事件包括战争、严重事故、地震、被强暴、受酷刑等等。几乎所有经历这类事件的人都会感到巨大的痛苦,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感。事件本身的严重程度是产生PTSD的先决条件。最近的研究提示,所谓“创伤性体验”应该具备两个特点:第一,对未来的情绪体验具有创伤性影响。例如,被强奸者在未来的婚姻生活或性生活中可能反复出现类似的体验;第二,是对躯体或生命产生极大的伤害或威胁。当然,个体人格特征、个人经历、社会支持、躯体健康水平等也是病情和病程的影响因素。
表现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可分为三组。第一组是警觉性增高(hyperarousal):表现为持续的焦虑、易激惹、失眠和注意力下降;第二组围绕闯入(intrusions)体验:尽管患者难以自主的回忆应激性事件,但有创伤映像的大量闯入体验,闪回(flashback)以及反复出现痛苦的梦境;第三组症状为回避(avoidance):患者回避那些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东西、与人疏远、没有情绪体验(numbing麻木)以及对活动的兴趣减少。最典型的症状是闪回,恶梦以及闯入性表象,有时合起来被称为重新体验症状。
治疗
1.心理治疗:对于PTSD初期,主要采用危机干预的原则和技术,侧重提供支持,帮助患者提高心理应对技能,表达和宣泄相关的情感。及时治疗对良好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慢性和迟发性PTSD的心理治疗中,除了特殊的心理治疗技术外,为患者争取最大的社会和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家属和同事的理解,可以为患者获得最大的心理空间。
2.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是治疗各个时期PTSD最常见的选择,并且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其他药物则可包括抗焦虑药物、镇静剂、锂盐等。
3.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的方法比两种方法单用的效果更佳。根据有关经验,前期应采用支持和解释心理治疗,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主要是获得患者对于服用药物的理解和接受。在药物取得一定疗效的基础上。进行认知心理治疗,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