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灾难重塑人生--《唐山大地震》观后

(2010-08-04 16:09:27)
标签:

唐山大地震

心理创伤

情感

分类: 我看心闻事件

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是今年最值得关注的大片之一,随着影片情节的推展,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也随着跌宕起伏,即为母亲选择坚守残破的家园感到欣慰,也为儿子的坚韧深情感到振奋,更为女儿无可逃避的内心纠结痛苦感到压抑难受。当影片的结尾,一家三人聚首一起,共同回忆面对灾难对各自的影响,进而内心之间冰释融合、亲情流动的时候,也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感动。

灾难刺痛着心灵,透视着人性,重塑了各自的人生。正像冯小刚所说的那样:“地震对人的内心造成的那种伤害,余震是很长的。”

http://s7/middle/49c8a30bt8cfb00627506&690&690


母亲:坚守破碎的家园

母亲李元妮原本有一个平凡幸福的四口之家,在短短的23秒地震过后,就家园破碎,丧夫失女,更令人痛苦的是,她还要在救儿子还是救女儿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这些都足以让一个女人母亲心碎万分。面对失去的家园、面对破碎的家庭,她用三十二年的时间,经受着内心伤痛的余震,坚守破碎着的家园,等待着自己心灵的平复和回归,等待着逝去丈夫和“女儿”的回归。

 

三十二年来,她枯守着简陋破旧的家园,不接受儿子的新房子;将丈夫和女儿的遗像放置在醒目的位子,和他们分享着自己日常的喜怒哀乐;不再追求个人欲望的满足,放任心灵在回忆的徜徉;年年追思着丈夫,告慰祭奠着“女儿”,永远等着丈夫和女儿的魂魄回到故国家园。正像母亲对女儿说:“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就更对不起你了”。三十二年后女儿意外回来的时候,她那愧疚的心理使她毅然下跪赔罪,同时喜极而泣,观众的情绪也随之宣泄畅快,直达内心深处。母亲用三十二年的时间坚守着破碎的家园,重建自己的心灵家园,沟通阴阳世界,最终等来了女儿的回归。

http://s1/middle/49c8a30bt8cfb0055b6f0&690&690


女儿:无可逃避的内心伤痛

一面是地震带来的残酷血腥的场面,一面是母亲艰难抉择以后对自己的抛弃,不管从那个角度说,女儿方登面对的都是残酷的心理创伤。当她从死亡边缘奇迹般的活转过来的时候,她选择的是对残酷经历的压抑和忘记,但是这段痛苦的经历却会时时的跳将出来刺痛她的内心,就像她所的那样:“我不是想不起来,而是难以忘记。”面对如此残酷的痛苦经历,她选择的是逃避,像浮萍一样生活在生活的表面,任由自己的心灵四处漂流。

 

在养父母家中,她若即若离,不能全身心的融入到生活中去;在学校里,面对意外的怀孕,她毅然做出大胆骇俗的举动,保住孩子放弃一切;她像浮萍一样生活在生活以外,任意东西;最后还远走他乡,移居国外。但是她始终没能走出内心的伤痛,当四川汶川地震的消息传来,她毅然回到灾区,找回生活,找回自己。

http://s6/middle/49c8a30bt747f8006b445&690&690


儿子:选择坚韧和深情

儿子方达,虽然在地震中保住了性命,却失去了左臂。面对灾难和残疾,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坚韧。带着滴血的内心努力生活的方达,比同龄人更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亲情,什么是关爱,与母亲相依为命的他除了用更多的爱来回报养育之情外,更力所能及的帮助周遭陷入困境的人们,用爱心照亮黑暗中更多渴望光明的眼睛。他对母亲、对生活、对别人都同样饱含着深情,去奋斗,去助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