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医生
刘宝锋
2007年4月16日,美国发生有史以来最严重校园枪击案,韩国裔学生赵承熙持枪闯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进行血腥的屠杀,最终导致32人死亡、50多人受伤,而凶手本人也自杀身亡。美国拥有让全世界羡慕的顶尖教育体制,美国的校园高贵而安谧,孕育着知识和智慧,聚集着世界一流人才,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和希望所在;同时青少年被誉为是国家甚至人类的希望。在这种孕育着人类未来和希望的地方,却屡屡蒙上血腥和暴力的阴影,这就极大的触动了人类心底最敏感最温柔的神经。为什么暴力和恐怖却如此的与希望如影随形哪?
内心扭曲酿惨案
赵承熙1984年1月出生在韩国,1992年小学3年级时随父母移居美国,在美国长大并获永久居住权。据周围的人说,他在移民后很难适应周围的环境,造成性格十分孤僻,过着独来独往的生活,非常不合群,从不参加韩国学生会组织的聚会,几乎没有认识他的韩国学生。上课时也总是坐在后面,戴着帽子,很少参与课上活动,他“像个匿名者,从不与人交谈”。在案发前赵承熙显示出了“举止怪异和暴力的迹象”,他不太正常,曾在宿舍里放火,还曾追踪过女性。赵承熙在宿舍里留下字条,上面“抱怨富人家孩子、吹牛者和堕落者”,他在字条上写着:“是你们导致我这么做的。”
从上面的情况来看,赵承熙独特的生活经历和自身的特殊性,造就了他极端扭曲偏执的心理:极端的孤独封闭,很难适应环境;过分猜疑、敏感,对他人不信任,妒忌他人,怀疑一切;自尊心很强,遇到失败暴躁易怒,常出现敌视、攻击他人的行为。当环境出现不利于自己的情况时,很容易出现爆怒攻击行为。赵承熙正是在怀疑女友要离开自己时,采取了这种极端的行为。
警示:要更加关注心理健康
过分崇尚自我、混乱的枪支管理和暴力文化的熏陶,固然是美国校园枪击暴力事件屡屡发生的因素,而心理因素也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反观我国也是如此,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心理因素是其中主要的因素,而且日益突出。
过分重视智力的培养而忽视心理的健全。我国现在社会变化剧烈、竞争压力大,很多的家长都愿意花很大的力气来保证孩子身体的健康、学习智力的成功,而同时对心理的健康发育却十分忽视。其实,心理的发育成熟和身体是一样的,需要充分的营养促进它的成熟:父母的爱、同学之间的友谊和正常的交往、个性独立好奇心的满足等等,都是儿童心理成熟的必要成分,而这些却经常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了。另外,过早的强调孩子之间的竞争,而不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也是孩子张大以后难以融入社会的障碍。而这些心理上的欠帐以后总是要补偿的,尤其是在大学中,这种心理成熟的滞后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痛苦的。
注意发现问题,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每个人的心理成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大学最大的特点是人生的转折站,学生要从一个亲情包围的家庭走入独立打拼的社会、走入有些无情竞争的现实社会,这一阶段的学生接近独立而尚未独立,青少年时期面临的挫折最大最多,有升学、职业选择、恋爱、成家等问题。此外,人与人还有心理成熟的早晚问题,有家庭背景各不相同的问题,有个人的理想和需求不同的问题。所以,除经济上的贫困者或弱者需要帮助外,人们还应该知道有“心理上的贫困者”,例如:从小家庭存在缺陷,缺乏亲情;或因上学远离家庭而缺乏心理资源。对于“心理贫穷”的孩子来说,他们尤其需要亲情和关爱。当他们遭受挫折,品尝失败时,亲情或友情是最有力的缓解方式。现在中国的各个高校,普遍开始重视这方面的问题,有的高校在入学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的测评和筛查,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对重点的学生提供及时的跟进服务等。但是在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的:社会上的歧视,出现本人会感到压力和自卑;经验和专业资源的缺乏,使在出现复杂分歧问题时很难决断等。
注重人文精神的关怀和培养。现下的中国,在重视竞争和个人精神培养的同时,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却丢失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多的是高级的劳动工具,而不是人格健全、具有深厚人文精神的人才,使我们很容易迷失在物质主导的环境和主观不确定的内心世界中,而丧失了自我。人除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以外,还需要有安全感、爱、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更高的需要,来感知生存的意义。而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使人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积极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融于天地之间,获得精神生命的永恒。
修补破碎的心灵
我们对于弗吉尼亚校园惨案的关注与悲伤,同样是在直面死亡时对自身的生命关切和思考,促使我们探究内心的心灵体验、同情受害者破碎的心灵。
弗吉尼亚惨案造成了33人死亡、59多人受伤,无论对受害者还是对目击者都是严重的心理创伤,在这种艰难时刻,需要专业人员和社会一道,帮助患者渡过难关;可以鼓励患者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但同时注意不要强迫这样做,因为沉默和否认正是一些人面对不幸时的心理防御机制;动员家属和社会一道,帮助患者尽快建立与社会的现实联系,摆脱创伤体验的不良刺激;与有类似不幸经历的人们交流,分担痛苦,共同摆脱。患者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会出现悲观绝望,甚至有自杀的危险性,需要专业人员能及时发现并加以帮助。如果抑郁、焦虑和其他精神病态非常突出,就需要使用精神科药物加以治疗。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2016804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