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的文章荟粹 |
http://fukan.ynet.com/article.jsp?oid=7066960
编辑说话:冬天的气候,不仅考验人们的生理健康,也考验心理的健康。相比之下,抑郁症更应当引起关注,因为,它是生命自我戕害的看不见的杀手。
小芳原是一位年轻的小学女教师。婚姻幸福,工作如鱼得水,文学的爱好使生活丰富充实。但是随着冬天的来临,她却好像变了一个人。每天坐着发呆,领导多说一句话,就会紧张得要命,还要装着笑脸与坚强的样子。失眠也开始困扰她。爱人对她很好,她却无端猜忌,无理取闹。文笔很好的她,现在想平静下来看完一篇小说都难,和人对话找不到恰当的词汇来表达。她有时会想到死。
其实,从医学的角度看,她是在不经意中患上了冬季抑郁症。
■冬天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气候对人类心理、生理会产生重要影响,对抑郁情绪更是如此。秋冬时节,气温不定、花木凋零、草枯叶落,容易使人心中产生凄凉、苦闷、垂暮之感。冬季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许多抑郁症的患者很容易出现病情波动和复发。
冬季抑郁症又称季节性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患者在入冬时节情绪会变得郁郁寡欢,百无聊赖,精力也明显衰退;一旦冰雪融化、大地回春,他们的这些症状又会自行消失,情绪和精力也恢复了正常。虽然如此,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和纠正的话,也会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日照减少使细胞兴奋度降低
一般认为,秋冬季日照时间和强度明显缩短是冬季抑郁症发生的主要原因,而且随着纬度的升高,发生率也有上升的趋势。
研究表明,冬季抑郁症的发生因素有:冬季阳光照射少,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出现了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研究发现,人脑腺体松果体对阳光十分敏感,当太阳光强烈时,松果体受到阳光的抑制,分泌出的激素少。反之,当阳光强度降低时,松果体兴奋,分泌出的激素就多。而这种激素有调节人体内其他激素含量的“本领”。当它分泌多时,人体内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在血中的浓度降低,这两种能唤起细胞兴奋的激素减少,使得细胞兴奋性降低,变得不活跃,人就会处于抑制状态,情绪低沉,总感觉疲惫。
■女性患冬季抑郁症比男性高2至4倍
冬季抑郁症的发病年龄平均在23岁以上,男女皆可患病,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至4倍;抑郁症患者的亲属,患病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群的两倍;遇事悲观,自信心差,对生活事件把握性差,过分担心,以及性格内向、敏感多疑、感情比较脆弱的人;常年在室内工作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上班很少见太阳以及对寒冷较敏感的人,都容易患冬季抑郁症。
■典型抑郁症有晨重夜轻的变化规律
正常人的情绪忧郁皆“事出有因”,情绪变化有时限性,通常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可以重新保持心理平稳。而病理情绪抑郁通常无缘无故产生,或者虽有不良因素,但是“小题大做”;症状常持续存在,甚至不经治疗难以自行缓解,还会逐渐加重恶化。心理医学规定,一般抑郁不应超过两周,如果超过一个月,甚至数月或半年以上,则肯定是病理性抑郁状。
病理性抑郁,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社会功能的发挥,更有甚者可以产生严重的消极自杀言行。典型抑郁症有节律性症状特征,表现为晨重夜轻的变化规律。许多病人常说,每天清晨时心境特别恶劣,痛苦不堪,至下午3~4时以后,患者的心境逐渐好转,到了傍晚,似乎感到没有毛病了。次晨又陷入病态抑郁的难熬时光。
■增加光照和户外活动防治冬季抑郁症
防治本病的关键是增加日光照射和户外活动。白天常开窗户,使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听听轻松悦耳的音乐,参加一些能振奋精神的文体活动。多与朋友谈心聊天,或读些健康向上的书籍,以活跃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注意加强营养,改善饮食结构,适当多吃一些高热量、有健脑作用的食品以及蔬菜水果,少吃淀粉和碳水化合物食品,吃饭不宜过饱。按时作息,提高睡眠质量。
如果发生了冬季抑郁症,应该认识到那些悲观无助的想法只是抑郁症的一部分;与自己信任的人一道做事、交流;参加一些能使自己开心点的活动;要有信心,积极健康的思想终将取代消极的想法。
作为亲友:重要的是尽力帮助患者得到恰当的诊断和治疗。有时患者深陷抑郁难以自拔,需要鼓励和陪伴去看医生;再者,提供强有力的情感支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痛苦,指出真实的情况,给他以希望;帮他维持日常的常规生活,保证适当的营养;当他出现悲观自杀的迹象时,应立即报告给医生,以便得到有效的处理。
光线治疗是冬季抑郁症的首要治疗手段。具体的方法是:治疗要在亮光下进行,患者要睁眼看着光源,但不要凝视。开始时每次治疗时间为10—15分钟,逐渐增加到30—45分钟,一般不要超过90分钟,大多数患者在治疗的第4—6天就会感觉到效果。接着治疗直到病情完全缓解。刘宝锋
编辑说话:冬天的气候,不仅考验人们的生理健康,也考验心理的健康。相比之下,抑郁症更应当引起关注,因为,它是生命自我戕害的看不见的杀手。
小芳原是一位年轻的小学女教师。婚姻幸福,工作如鱼得水,文学的爱好使生活丰富充实。但是随着冬天的来临,她却好像变了一个人。每天坐着发呆,领导多说一句话,就会紧张得要命,还要装着笑脸与坚强的样子。失眠也开始困扰她。爱人对她很好,她却无端猜忌,无理取闹。文笔很好的她,现在想平静下来看完一篇小说都难,和人对话找不到恰当的词汇来表达。她有时会想到死。
其实,从医学的角度看,她是在不经意中患上了冬季抑郁症。
■冬天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气候对人类心理、生理会产生重要影响,对抑郁情绪更是如此。秋冬时节,气温不定、花木凋零、草枯叶落,容易使人心中产生凄凉、苦闷、垂暮之感。冬季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许多抑郁症的患者很容易出现病情波动和复发。
冬季抑郁症又称季节性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患者在入冬时节情绪会变得郁郁寡欢,百无聊赖,精力也明显衰退;一旦冰雪融化、大地回春,他们的这些症状又会自行消失,情绪和精力也恢复了正常。虽然如此,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和纠正的话,也会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日照减少使细胞兴奋度降低
一般认为,秋冬季日照时间和强度明显缩短是冬季抑郁症发生的主要原因,而且随着纬度的升高,发生率也有上升的趋势。
研究表明,冬季抑郁症的发生因素有:冬季阳光照射少,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出现了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研究发现,人脑腺体松果体对阳光十分敏感,当太阳光强烈时,松果体受到阳光的抑制,分泌出的激素少。反之,当阳光强度降低时,松果体兴奋,分泌出的激素就多。而这种激素有调节人体内其他激素含量的“本领”。当它分泌多时,人体内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在血中的浓度降低,这两种能唤起细胞兴奋的激素减少,使得细胞兴奋性降低,变得不活跃,人就会处于抑制状态,情绪低沉,总感觉疲惫。
■女性患冬季抑郁症比男性高2至4倍
冬季抑郁症的发病年龄平均在23岁以上,男女皆可患病,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至4倍;抑郁症患者的亲属,患病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群的两倍;遇事悲观,自信心差,对生活事件把握性差,过分担心,以及性格内向、敏感多疑、感情比较脆弱的人;常年在室内工作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上班很少见太阳以及对寒冷较敏感的人,都容易患冬季抑郁症。
■典型抑郁症有晨重夜轻的变化规律
正常人的情绪忧郁皆“事出有因”,情绪变化有时限性,通常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可以重新保持心理平稳。而病理情绪抑郁通常无缘无故产生,或者虽有不良因素,但是“小题大做”;症状常持续存在,甚至不经治疗难以自行缓解,还会逐渐加重恶化。心理医学规定,一般抑郁不应超过两周,如果超过一个月,甚至数月或半年以上,则肯定是病理性抑郁状。
病理性抑郁,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社会功能的发挥,更有甚者可以产生严重的消极自杀言行。典型抑郁症有节律性症状特征,表现为晨重夜轻的变化规律。许多病人常说,每天清晨时心境特别恶劣,痛苦不堪,至下午3~4时以后,患者的心境逐渐好转,到了傍晚,似乎感到没有毛病了。次晨又陷入病态抑郁的难熬时光。
■增加光照和户外活动防治冬季抑郁症
防治本病的关键是增加日光照射和户外活动。白天常开窗户,使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听听轻松悦耳的音乐,参加一些能振奋精神的文体活动。多与朋友谈心聊天,或读些健康向上的书籍,以活跃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注意加强营养,改善饮食结构,适当多吃一些高热量、有健脑作用的食品以及蔬菜水果,少吃淀粉和碳水化合物食品,吃饭不宜过饱。按时作息,提高睡眠质量。
如果发生了冬季抑郁症,应该认识到那些悲观无助的想法只是抑郁症的一部分;与自己信任的人一道做事、交流;参加一些能使自己开心点的活动;要有信心,积极健康的思想终将取代消极的想法。
作为亲友:重要的是尽力帮助患者得到恰当的诊断和治疗。有时患者深陷抑郁难以自拔,需要鼓励和陪伴去看医生;再者,提供强有力的情感支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痛苦,指出真实的情况,给他以希望;帮他维持日常的常规生活,保证适当的营养;当他出现悲观自杀的迹象时,应立即报告给医生,以便得到有效的处理。
光线治疗是冬季抑郁症的首要治疗手段。具体的方法是:治疗要在亮光下进行,患者要睁眼看着光源,但不要凝视。开始时每次治疗时间为10—15分钟,逐渐增加到30—45分钟,一般不要超过90分钟,大多数患者在治疗的第4—6天就会感觉到效果。接着治疗直到病情完全缓解。刘宝锋
前一篇:体育锻炼有助心理健康
后一篇:上海杀夫留美女硕士经鉴定无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