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汽车喇叭行人文明文化 |
分类: 健康资讯 |
旅美撰稿人:请别对行人按喇叭
中国人开车按喇叭的习惯,背后其实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人们潜意识里认定非驾车人,一定要让路。肉做的人和铁做的汽车没有可抗衡性,这就成为一种明目张胆的恃强凌弱,与“以人为本”完全背道而驰。在个别城市曾短暂推行过的“撞死白撞”,至今仍为一些驾车人、“的哥”念念不忘,甚至有无限神往的追忆。除了有汽车的钢筋铁骨壮胆之外,还有一种我有车开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的膨胀,就成了我有车开、我比你牛的虚荣,具体表现在“扫除一切挡路者”的喇叭声中。而发达国家在汽车业发展的过程中,无一例外同时推进了“汽车让人”的理念。
“随意按喇叭”也暴露出我们道路设计的缺陷。我们有大量的自行车和行人,按驾车的规则,除非有特别标志,遇红灯是允许右拐的。但一右拐又会遭遇大量的过街行人和自行车。这样势必造成人车抢道的局面。“人让车”的认识错位,使得混乱更为加剧,于是,开车者只能鸣喇叭以示要强行通行。因此,要治理汽车喇叭,先是“治标”,比如,设计右拐红灯,免去汽车一部分特权,减少人车抢道的局面。与此相配套的是,需要增加一些交通标识,可视情况加设禁鸣喇叭标识。国内南方就有部分城市在市区内禁鸣喇叭,可以做为参考。同时,处罚也必不可少,而且要课以重罚。在华盛顿,市政不惜工本地在每个小路口都标明“礼让行人”,同时注着“罚金可高至500美元”。喇叭声转瞬即逝,也许捉拿起来确有难度。不过,乱按喇叭者,通常也会有其他陋习,比如超速,或是见了人行道不减速。这些完全可以量刑的。
另外,也需要从观念入手。现在驾车人不以乱按喇叭为耻,反洋洋自得。如果多强调,多处罚,改变观念并非做不到。汽车既然有喇叭,就是要用的。喇叭并非不可以按,而是不可乱按。我们的驾车人,需要建立如下观念:喇叭的目标应该是冲着违规的机动车。发达国家的驾车人并非不按喇叭,在美国就有互按喇叭,以至动枪的。但有一点底线,即使纽约的黑帮老大,也不会冲着路上的行人按喇叭的。
正确使用汽车喇叭,是维护自己的权利。一位外国驻华记者在他的报道中写道,有时候中国司机之间的宽容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一些完全不能容忍的行为,比如行驶中突然倒车,或在路中间突然掉头,两辆被挡住的车辆居然都会温和地看着,一声不吭。外国记者这样写自然带着浓厚的嘲讽意味。我们实在不能再这样给人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