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记录猫妈厨房随笔/感悟 |
分类: 【老猫厨房】 |
【给老猫的私房秘制香辣虾】
晚餐给小猫做的芝士虾,一斤虾有多。
临时想起【香辣虾】这道菜,老猫个性,想起来立马就做了。
调味料不是很充足,做得很草率,很简单,照片也拍得不是很清楚。
事实上,仅仅这样,有缺憾的香辣虾,也真的很好吃捏。
老猫拿手滴香辣虾,过些日子一定奉上做法。
有不足,就有足够的理由,让老猫下一次做得更好。
猫每周的膳食里我都不会少了一餐虾虾料理,务求营养均衡,鸡鸭鱼虾都来点。遗传了老猫,小猫也爱上吃虾,足以和老猫媲美。老猫念旧,专一,喜欢的东西不太容易改变。菜市里,帮衬过的菜档,只要老猫感觉良好,菜档老板实在,老猫就喜欢兜兜绕绕的天天都只在那里买,绝不轻易换档。老猫家菜市附近的海鲜档不多,从头走到尾,也就那几家。从第一天起,老猫就喜欢去巷口那家海鲜档,是个一家三口经营的档铺,我大概也是半年后才见完这家档铺的所有家庭成员。
第一次的印象并不好。是这家档的唯一一个女人卖给我的一斤虾,那是我嫁来香港后,从婆婆家搬出来,第一次买虾,第一次在自己的家料理虾,第一次在档口询问虾的价钱,第一次被这个女人用手指着水里的牌子,才得知水里飘着的泡沫牌上就是虾的价钱,那时,我才知道,香港的菜价海鲜价是要用眼睛看的,牌上标得很清楚。女人很精干,瘦削,不太宽敞的脸上永远都带着一个口罩,无论刮风下雨都顶着一顶鸭舌太阳帽。我从来都没见过,女人唯一露在外面的眼睛有正面看过我,总给人不太友善的感觉。她总是低着头,很安静,低沉的嗓音,最多也只是一句,很难听到的一声谢谢。那一次的第一次,我发誓不再去这家档买虾。
这家档,最不常见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浓眉大眼,五官端正,高高大大。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女人的儿子。很少看见他。像是读书的学生。每次来,都为这家档带来新鲜的活力,老猫也喜欢看帅哥,特养眼的,不由自主的也会走过去买他家的虾,买的是几次“大头虾”,哈哈哈,晕了,玄乎了,那阳光般的笑容,比起女人的冷淡可是热乎多了,他像是一道风景,为摊档增添多了几分热情,每逢有这年轻的男生在这里,师奶都不会少,连给钱也大方了。
后来发现这个巷子是菜市的捷径,可少走很多路。而每次走这条捷径都会必经此档口。某一天,发现巷口聚集了很多提着菜的师奶,围着巷口这家海鲜档,很是热闹。顿感好奇,八卦的凑拢了一瞧,才知道,一群太太们,菲佣们等着买虾,竟然甘愿无聊的等待。后来才知道,虾档老板将虾分为四等,一等品为,活蹦乱跳生猛类,最贵。二等为,跳不起来但还能游泳的,减价买。列为三等的是,跳也不跳,游也不游,剩下一口气,就快翘辫子的,特价处理。最次等的是,脚一蹬拉直了上西天的,十元一大兜兜,特平。师奶们等的就是后两等的,一旦老板出品,一窝蜂的就抢。最好卖的三等货色通常很少,最次等本该也好卖,一帮太太们碍于面子,左顾右盼的都不敢尝试。菲佣们无所谓,头衔就是工人,高尚不了。能省就省,省下的也许就是自己袋子里的小金库了。
经过的人都喜欢傻兮兮的听着老板精彩的叫卖,平头男老板就是档主,女人的老公。很开朗,很实在,从不会斤斤计较,零头总是不用收。也就是这个大声叫卖的老板,那一套卖虾论重新锁住了老猫的脚步。能在虾档收获一点生存之道,也算是没白来。老板总是威风的站在那里,举着大滤网,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即使大冬天,也是大汗淋淋,洪亮的声音叫喝着,“埋来看看,埋来听听(走近看,走近听听)。”
“各位,各位,虾的命运掌握在你手里啦。”
“一等,二等,三等,四等,看准下手啦。”
“虾的们呀,想起死回生,改变命运,就看你们滴造化了。”
“能跳起来,就跳呀,蹦起来就到另一个世界了。”
意思是,四个盆子,蹦起来就就机会从最下等跳到二等,一等呀,身价顿生高呀。
有路人经过,说,“还不是一样吃进肚子里,都是死路一条。”
“那可不一样,”老板反驳。“做人不也是一样的吗,到最后都是两脚一蹬天堂朝拜去了。”
“可人,那还分有钱人好人坏人,住豪宅,穷人,平民老百姓的呀。”
“这位仁兄,不争取怎么知道有没有机会呢。”听罢,老猫都想鼓掌。
好一个卖虾生存之道啊。连做虾的也知道不管下一秒结果如何,都要努力争取,那么做人呢。
之后,老猫都不间断的帮衬这档海鲜摊档生意,买虾准来这里买。
老猫从来不喜欢贪便宜,给孩子的更不敢怠慢,最新鲜的是老猫首选。虽然也不太认同档次贫贱之分,但也尊重这样的生存之道。
如果要买虾,老猫总爱驻足一阵,看稀奇,看热闹,看老板把个虾分档次卖的红红火火,这大概也叫做生活的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