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价格·心理学》杂文集 第柒拾贰篇
一直看不惯某些职场90后,下班即走,一逢上工作加点量就开始唧唧歪歪……
一直在试图理解90后的各种职场表现——毕竟,咱也年轻过。
想当年,俺刚参加工作那会,先不说没有去专业对口——作为首届并轨制毕业大学生,也就是首届国家规定一年要缴4800元学费的大学生,我们实在不敢想象那种在噪音、污染、枯燥乏味的工厂里,一干就是一辈子的生活。
于是,我们班应届毕业29人,加上留级下来的3位师兄,毕业后,只有一位总买足球报纸的仁兄进了“专业对口”的水泥厂,而其他31位,基本全部改行。
时至今日,我们这个大连周水子机场边的工业大学毕业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97届毕业生,有当老板的,有做销售的,有有了孩子后再读MBA如今做企业金融管理的,也有个别人上学时就专研各种软件如今成为软件业翘楚的……总之,32个人,基本是32个行业。谁,又喜欢吃苦呢?
要讲不能吃苦,我们12年前就开始了。所以,我理解不能吃苦的90后新人们。
可是,不能吃苦,总得有点人生追求吧?
我实在搞不懂,一些90后的人生追求是啥?
上班,下班,打卡,吃饭,聊天,推活……日复一日……
各位兄弟姐妹,当初,我们都是这么过的吗?
我知道,大学毕业快满12年了,我们那32个人里,除了自己开公司的,其余人里,过得好的基本都是工作上最肯吃苦、最愿意踏实付出的。比如搞软件的那几个,如果不是当初我们都在玩,他们专心写什么破软件,怎么可能早早就做到月入2万?
人生没有捷径!可是,从我们70后,到如今的80后、90后,又有多少人,要像我一样,至少走过3年、甚至5年的弯路,回头一看,早已被同龄人远远甩在身后时,才幡然悔悟——天呐天呐天呐!这些年,我都玩了什么啊?
但愿,所有的年轻人,不再有一天——非要被昨天的自己打败,不得不在各种生活的压力面前“终于”醒悟。但愿所有人,都不会为今天的虚度而后悔。但愿每个自己都能时刻骄傲:那些年,那些天,这一年,这一天,这一分,这一秒,我,XXX,不曾荒废!
话说回来,如果就是玩,你又,玩出了啥名堂呢?亲爱的年轻朋友,请别让明天的你,看不起今天的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