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村文化——好品牌咋玩微博?
(2011-11-24 07:00:20)
标签:
社区村村里人西门子农村包围城市万家乐文化 |
分类: 公关治病 |
——《零售·价格·心理学》杂文集 第二十八篇
城市催生懒惰,但少数城里生活的有村里人一样自然生活习惯的、早起晚睡的人们都富裕起来了。
城市貌似人情冷酷,但城里人不断“发明”着BBS、博客、SNS、微博,试图不断地寻找扩大交际面,随时有人唠嗑的企图和需求,其实,一方面是人类群居本性的回归,一方面也是村里人爱寻找同类当面交流的“同好”特性的回归。
所以,要想做好微博为代表的SNS文化,也即利用好SNS这一互动式交流平台,必须牢记以下几点:
一、村里人,喜欢“互惠”。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微博送奖活动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
二、村里人,敬守“承诺”。所以,别想着冰箱门关不上就是用户捣蛋,老罗再有空去折腾其实他一切活动的前提是看好你西门子的品牌,买你,本是看好你品牌的承诺;怪你,是因为你的品牌对质量的承诺伤了他;砸你,是你品牌一切都好的承诺是他的小心脏无法承受一再被伤!
三、村里人,想被“认同”。邻居新装修了房子,一定会邀请你去看看新厨房,大客厅,太阳能热水器,并通常会让你试用一下,一方面是证明自己钱花的值,同时也在向你推荐他的最新生活理念。我们买东西,为什么更愿意相信朋友和同事的推荐?因为,村里“邻居效应”决定了,别人用了都说好的玩意儿,一定差不了。
四、村里人,“喜好”趋同。别人用了万家乐,我不能只买西门子,门再紧也不成,因为,我和大家都是一样一样的,不可以有太多差别。至少,别人家有的,我家也得有。
五、村里人,相信“权威”。农村家庭办大事,过去红白喜事都习惯找来村里最爱张罗的“捞头忙”——平时就咋咋呼呼能办事的人,来张罗置办宴席、安排大小事宜。如今,虽然经济条件好点的村人喜欢上饭店了,但是,到哪家饭店实惠,点哪些菜够格、讨喜,依然需要“捞头忙”们的主意来决定。正所谓时下网络村子里“舆论领袖”们有事没事好发言一样。
六、村里人,珍视“稀缺”。所以,不管是姚明卖限量1200瓶价格过6万的红酒,还是徐静蕾淘宝推首饰品牌,只要足够稀缺,就一定有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买来给闺蜜们炫耀。
中国人,其实,都是村里人。谁把村子文化真的认识明白了。那么,无论是农村包围城市,还是城市辐射农村,你的互联网生意,一定能红红火火,财源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