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价格·心理学》杂文集之九
#QQ盗号新玩法#大半夜看你在线,主动给你看好玩的信息,然后要和你视频聊天,说要结交个新朋友,发给你TA的名字和工作、住址信息,利用你不好意思不真诚以对的心理,套取你的姓名工作等信息,然后让你去TA空间,里面有个登陆框!!然后,用你的号登陆,让你的最近联系的亲密朋友给某某账号打钱!!!!
#征婚交友酒吧托#被这样骗过,在自以为天上掉馅饼的时刻。到了酒吧,不得不遵循人家设计好的步骤一步步被痛宰一顿之后才醒悟:我TAMA的怎么这么贱呢!!!
今天的骗子,早已潜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上网有风险、取钱有风险、问路有风险、接电话有风险、走路捡个东西都有风险!!!
刨根究底儿,其实,骗子的手段都很简单,可怕的是:他们用极其短暂的时间,就洞察了你那时那刻的心理的某个不可告人的“有缝鸡蛋”样的需求!
骗子其实是苍蝇。是老鼠。是心理学大师。
每个人,恐怕活到今天,都多多少少被骗过,小时候被父母哄着要干嘛时被骗过,上学时被老师、同学为完成某个目的骗过,工作了又被更多的同事、朋友、客户骗……最糟心的是,认认真真交出的一片真心,就被这些垃圾给糟蹋殆尽!自此,再也不信任何人,任何事儿。
感情上的伤,有的人一辈子都无法解脱。于是,如你所见,张国荣,富士康的11位员工,和一个又一个大学生,就那么飞身而下。白衣飘飘,不带走一丝云彩……还有的人,干脆从此成为马加爵,就如,任达华主演的电影《守望者》一样。
我们是否总结过,为什么那时那刻,我就那么轻易地被别人骗了呢?
遇到骗子,要及时举报,让其遭受应得的报应。
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强大自己,把自身这个鸡蛋壳上破损的部分修补完整。
骗子的行骗行径往往很有智慧含量。尽管手段往往很简单,但细究他们的心理洞察过程以及全部行骗步骤的周密设计,简直让人五体投地。
做人,做企业,谁都免不了犯错。能够一辈子不被骗,那不是人。
犯错和被骗,还是应该先找找内因。
被骗的前提往往是:我们突然遇到了某个以前不曾见或不容易得见的有一定诱惑力的“机会”。
面对这个充满诱惑的“机会”,不容错过的“机会”,心底一直渴望的“机会”,我们往往匆忙行事。
也许,再思考一分钟,是最好的不被骗办法。
今天许多商品的促销活动,主打的就是这类有“长期潜伏需求”的目标客户。
好在,大家见得多了,被骗的多了,也知道相信品牌的力量了。知道先尝后买、货比三家了,知道无亲身体验不足以足够相信了,知道耳听为虚眼见也未必就是真实了。
于是,体验营销,就真的成为营销真功夫了。
无体验,不营销。所有喜欢网上买衣服的童鞋,你真的很懂这个,对吧?
某时某刻,你真的该为那个冲动的想法付出行动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