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昭苏系列之一】中哈边界的寻古之旅——格登碑游记

标签:
旅游 |
分类: 爱上昭苏 |
冬游三亚,夏游昭苏。昭苏县位于新疆伊犁河的上游,是一个没有被污染的纯净之地,夏季气温大都在在10-20度之间。盛夏六月,我们来到了凉爽的昭苏。到昭苏的第一个大好的晴日就前往格登碑景区。一路看着蓝天白云雪山,心情便立即阴转晴,由格登碑正式开启了我们的昭苏之旅。
路上的风景。今年天气冷,油菜花还没开。往年这个时候县城已经淹没在花海之中。
60余公里中哈界河——苏木拜河东岸的格登山上。“格登”是蒙古语“凸起的后脑骨”之意。格登山之役是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上层贵族叛乱活动的最后决胜地,就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将叛军拿下。该石碑立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春,是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的见证。
走近格登碑,老王向我们介绍,格登碑为一方巨型花岗岩石碑,高2.59米,宽0.83米,厚0.27米。碑额镌刻盘龙,正面刻“皇清”,背面刻“万古”二字,碑文为日出东海浮雕图案。其正面用满、汉文,背面用蒙、藏文共四种文字镌刻,全文竖排,以汉文共计210余字,碑文乃清朝乾隆皇帝亲自撰拟,石碑虽经风蚀雨剥,碑文漫漶斑驳,但整碑石完整无损。乾隆皇帝曾为西域书写过4块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御碑,这是仅存的一块,现已被列入全国重点保护文物。200多年来,格登山因此石碑而声名远播,成为昭苏旅游的第一站,每天都有游客来此游览怀古,了解昭苏的人文历史,同时领略中哈边界风情。
格登碑西南约200米为中哈界河——苏木拜河,一河之隔对面的那个美丽的小村子可不能走过去,因为那边已是我们的邻国哈萨克斯坦的地界了。碑东侧山脚下为松拜边防连营区,北侧百米处为边防连的瞭望塔,每天哨兵在此守卫祖国的疆土。
格登碑前方山下就是哈萨克斯坦的一个小山村
格登碑前,几朵绽开的野花,天蓝如碧,远处连绵的天山雪脉是一条四季延绵不绝的美丽风景线。临风而坐,回顾滚滚历史长河,展望茫茫大千世界,到如今,最值得尊敬的是那些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此日守卫祖国疆土的90后士兵。
来昭苏的第一天,我就开始有点喜欢这个地方了。
附攻略小贴士:【交通】
如何抵达昭苏:
1、乘飞机到乌鲁木齐,再由乌鲁木齐飞伊宁,然后从伊宁机场坐提前订好的专线小车2个半小时(走后山,盘山路)达到昭苏。
2、坐火车到乌鲁木齐,再由乌鲁木齐坐火车伊宁,然后从伊宁坐提前订好的专线小车2个半小时(走后山,盘山路)或到汽车站坐大巴经特克斯县达到昭苏。
3、到格登碑公交路线:
(1)旅游环线车;
(2)格登碑自驾路线:昭苏县城旅游局向正西方向出发,沿洪纳海街左前方转弯进入省道237(S237),沿途有指示路牌,在76兵团一连驻地门口进入格登山。距离昭苏县城68公里,车程约一个小时。
门票:30元。
【周边】沿途经过121纪念碑,记录和纪念2003年12月1日发生在这里6.1级地震。格登碑东约4.2千米处为兵团七十六团一连驻地。
【注意事项】
在兵团驻地进入格登山入口处,会有旅游局工作人员或者站岗士兵检查证件,出门做个“有身份”的人吧!因山上气温略低于常温,即使夏天也要穿个外套。山上的军事设施不可以拍摄,不然哨兵就可能会来找你要求把相片删除才可以离开。尽量早一点儿出发去格登碑,不然会因为太阳升起有云雾模糊了沿途天山北坡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