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盘点2006年中国十大旅游营销案例 (七)

(2007-02-10 15:48:06)
分类: 生活感悟

盘点2006年中国十大旅游营销案例(七)



武义勇(中国旅游品牌研究中心)    加利利

 

9、少林寺的大众营销

时间:200610

上榜理由:老景区的品牌保鲜和活化

发现指数:★★★★★

品牌指数:★★★★☆

传播指数:★★★★★

关键词:景区品牌保鲜

 

盘点2006年中国十大旅游营销案例 <wbr>(七)

 

20061015以后,全国各地的游客就可以在嵩山山谷之内、少林古寺之畔,欣赏到投资3.5亿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这场盛大的实景演出了,我要创造一个奇迹”,著名音乐人谭盾在谈到这次跟少林寺联手合作,自信之情溢于言表。

 

具有1500年历史的少林寺,06年也从佛门圣地走向了大众营销的舞台,一场少林寺大众营销之旅也由此展开。“少林和尚用电脑”、“少林和尚办网站”、“少林寺成立公司”、“少林寺接纳洋弟子”、“少林寺公布医药、武功秘笈”、“少林寺投拍电影、电视剧,并在全球范围海选108名中国功夫演员”等等,每一条新闻都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

 

“在外来宗教、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如果佛教还像过去那样闭门自守,我们的信徒、我们的文化,甚至我们的僧源就都不会有了!我希望佛教能够走出寺院,走出山林,到人群中去,到众生中去,能够跟大众沟通,跟人群沟通,真正成为大众的佛教,大众的宗教。”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少林寺内部刊物《禅露》上的这段话,很好的诠释了少林寺大众营销的灵魂。

 

神永远是供人敬仰的,而“民族的,大众的”才是最就有生命力的,文化也是如此,高高在上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能成为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或成为历史尘封的记忆;只有融入时代才能找到更大的一个舞台和品牌张力,少林文化的大众化营销,就是少林文化融合时代的最好见证。少林寺大众营销的背后,是释永信推广“少林文化”的良苦用心,也是少林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传播途径。

 

“此次音乐盛典,还将打造成第一个以中国禅宗文化为背景的音乐艺术教育基地,这场演出有义务展示给现代人一种更深邃的中原文化和佛教文化。”谭盾的一席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如何扩张文化营销的张力,同时把文化赋予一个时代的大背景,才能找到文化生命力和文化所有者的和谐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