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芦:北京冬天最亮丽的色彩
文/图/加利利
在北京大观园附近的一个路口,我被那个冰糖葫芦摊子给吸引住了。这是到北京以来看到的最漂亮的冰糖葫芦,这也是北京冬天最亮丽的色彩。
那个师傅仿佛是位艺术家,他熟知形式的重叠和色彩的搭配,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他的手下轻而易举诞生。
我以买冰糖葫芦为理由,在那喀礤喀礤拍了好多照。除了山楂葫芦,还有鲜果、山药等品种,离开的时候,咬一口冰糖葫芦就回头看一看,真的真的好喜欢那些冰疙瘩……
附:冰糖葫芦的介绍(来自于网易社区)
冰糖葫芦,酸甜可口,不仅好吃,而且十分好看,红红的山楂按个头排列在竹签子上,外面还裹着晶莹剔透的糖稀,真是惹人喜爱。早些年在春节的庙会上,还时常看见串得长长的糖葫芦,最顶上还贴着一面小彩旗,一串足有十多个山楂果,让人一看就是一种节日的喜庆气氛。那么,你知道冰糖葫芦起源于何时吗?据说它的起源与南宋的宋光宗有关。
宋光宗,赵敦,是宋孝宗赵春的第三个儿子。有一次,赵敦最宠爱的皇贵妃生病了,她面黄肌瘦,茶饭不思。御医用了许多贵重的药品,都没起到什么效果。赵敦建爱妃日益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皇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于红果(即山楂)煎药,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会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的口味。皇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今天的冰糖葫芦。
原来,山楂的药用功效有很多,它能够消食积,散淤血,驱绦虫,止痢疾,特别是能帮助消化。也许是皇贵妃所食的山珍海味积住了食,生了病,小小山楂解除了她的病痛。我国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曾经说过:“煮老鸡肉硬,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其消向积之功,盖可推矣。”
据有关研究证明,山楂还具有降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因此也更受人们的青睐。现在,虽然山楂食品花样翻新、品种繁多,但人们对酸甜香脆的葫芦仍十分钟爱,成为街头常见的一种休闲食品。
冰糖葫芦老少皆宜,尤其在数九寒冬品尝……
加载中,请稍候......